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很多老人一生沒走出過大山 “當代愚公”鑿山尋路40年
距離市區90多公里,房山區霞云嶺鄉三流水村就藏在大山“腹內”,被群山抱死。從1976年三流水人向大山打下第一根鋼釬,到2016年完成最后一次隧道施工,一條1080米長的人工隧道讓三流水人看到了山外,也讓山外的人們認識了這個“世外桃源”。而這一變化整整經歷了40年。
“我們要鑿開擋在村前的這座山!”老村支書劉振先回憶起1976年深秋三流水人第一次叩山問路,那回蕩山間的吶喊猶然在耳。
很多老人一生沒走出過大山
現任三流水村主任楊忠田今年54歲,他初中畢業,在村里同齡人中算是高學歷。楊忠田喜歡看書,他有一本《百花山志》,在霞云嶺一章里,有三流水村的簡單記載:“村址海拔703米,周圍是超過850米的石灰巖山地,村域面積14.2平方公里。清代成村。”
“最初這里應該有水,傳說曾有三條溪水,交匯到山谷盆地,所以我們村有了三流水這個名字。”楊忠田說,但現在已經見不到溪水了。沒有溪水可以鑿井取水,但沒有路就難辦了。清代成村以來,村民出山只能翻越門前環繞的大山,腿腳靈便的年輕人都要走上至少三個小時,才能到達霞云嶺鄉上。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村里好多老人,一輩子沒出過大山,更沒見過山外公路上跑的小汽車。”前任村黨支部書記劉振先回憶,因為沒有大路,出山基本靠走山間小路,運輸就只能靠人來背了。“那時公社供銷社定期收豬,俺這里的豬都不敢養大,最大的150斤,不然就背不動了。趕上收豬的日子,就要用背簍往外背。豬是活物,裝在背簍里不老實,既考驗技術,又需要體力。起早上路,背到供銷社,過了磅賣掉,再走回來就天黑了。有時候要三個人輪班背一頭豬。”
劉振先說,那時最愁人的是山里產的紅肖梨運不出去。“曾經上過國宴啊,可這么好的山貨全靠人用背簍往外背,抬都不行,山路兩個人都沒法走。背能背多少,也就能運出去十分之一,剩下的自己吃不完,眼瞅著爛在家里,實在可惜。”
編輯:梁霄
關鍵詞:老人 當代 愚公 鑿山 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