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農產品進城遇難題 農村電商這條路怎么走?
貴州山高路遠、經濟欠發達,農村電商也才剛起步,要想通過銷售量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還只是一廂情愿。不要說跟人家價格競爭,就是自己的成本都比人家促銷價要高很多。經過幾次失敗的嘗試,華茜跟丈夫商量,重新選擇了幾款產品,準備像過去做服裝一樣,花錢在網店同類商品主頁去做推廣。
9. 8元一包薯片還包郵費,賣了100多包,推廣費花了三千,相當于每包的推廣費就要十幾元,連本錢都賠進去了。雖然受到一些消費者關注,可是銷售量零零散散,也不集中,還是不賺錢。夫妻二人總結了幾次失敗的教訓。
服裝鞋帽可以有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利潤,降價也不會傷到筋骨,農產品本身利潤就很小,花錢去做推廣,連本錢都很難賺回來。可是農產品那么多,想找一款利潤高又有競爭力的產品,太難。在沒有找到合適產品之前,兩個人決定先把主要精力放在線下的生意上。
別人在網上賣辣椒面,他們就做批發,當供應商,一樣賺錢。
這兩年,農村電商一下子變成一個很受關注的熱詞,總有人覺得開了網店就能賺錢,華茜的網店也受到當地很多人的關注。
轉換了思路,華茜兩口子開發了一款米酒,選擇當地特產朱砂,建立了銷售渠道,生意反而做得越來越好。可她還是放不下心中的理想,為自己注冊了“黔鄉百味”的商標,她仍然在找尋那個利潤高且有影響力的產品,希望有一天把網店再風風火火地做起來。
在電商平臺上隨便搜索一種農產品,就會有成百上千家網店撲面而來,競爭激烈不說,還魚龍混雜,想讓本地的特色農產品在網上脫穎而出很是不易。且不說成為金牌網店,就連獲利生存都成問題。為了幫助農民,很多縣市都跟大的電商平臺簽署了戰略協議,什么淘寶縣、京東縣比比皆是,這些合作有沒有成效呢?
記者看到了兩份某知名電商平臺與地方縣級政府簽署的合作協議。宗旨是“解決農村買難賣難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推動當地農資、特色農產品產業的電商化發展。合作的條件是,兩地方政府都為該電商平臺免費提供了五年不少于一千平米的運營中心場所,每個村級站點不少于50平米,此外地方政府還要支付一筆不少的培訓費、廣告費。
編輯:梁霄
關鍵詞:農產品 難題 農村 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