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自媒體做號江湖:一人10個號 每篇5分鐘 月入3萬
“我們雖然晚了一大步,號也不多,但你知道一天能入賬好多不?至少一千!”王文有些得意。去年11月,王文組建了現在的四人團隊,開始在各個平臺注冊賬號,靠發送文章、視頻,來獲得平臺補助和高額流量帶來的廣告分成,“一天保底一千,有時候接近兩千,一個月起碼有3萬多元進賬。”
王文會習慣性地向他的朋友介紹自己目前的身份和職業:“新媒體工作者”、“自媒體人”。說話間,28歲的王文顯得甚是“老道”。不過,外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其實用三個字即可說明——做號者。
“做號”是指通過運營者前期注冊大量的自媒體賬號,然后通過抄襲、洗稿、偽原創等各種低成本生產內容的方式,再通過各大平臺分發出去,獲得大量流量,從而賺取廣告分成。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走近這個游離于讀者、平臺邊緣的隱秘群體,探秘做號江湖,以及他們的生財之道。
A
做號
一人申請10個號 自稱“新媒體工作者”
去年11月,28歲的王文正式進入這個行業,并組建了4人團隊。在這之前,他曾干過多個職業,“策劃、活動執行、婚慶、賣房子等,但都賺不到什么錢。”其他三人,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與他一樣剛剛轉行的同齡人。當時,百度百家號正式上線不久,王文便注冊賬號進駐。隨后他又在網易、今日頭條、搜狐等平臺注冊了賬號,一共10個賬號。
幾天前,在成都南門的一家咖啡廳,記者見到了王文。“我也算是做媒體的哦,自媒體。”王文笑著開場。在他的手機里,存著數十個“自媒體”微信交流群,不時會有消息震動,“自從干了這個,每天都有各種消息,一會不看就有上千條消息。”
不過,在這位“自媒體人”眼里,并不關心發文質量。王文說,“重要的是能變現,有錢進賬,這個圈子里都是這樣的,很多人都賺發了,可惜我們懂得太晚。”
小八是一個在讀大學生,今年初加入到做號行列。為了做號,小八還加入了多個“自媒體交流群”,取經學習。記者以“自媒體運營交流”為關鍵詞查找發現,成都范圍內此類QQ群達27個,其中人數達到500以上的高級群就有6個。這些群中,“賣號”、“刷流量”等詞則成了最常見的主題詞。記者加入了一個大型交流群,發現群里不少人員為全職運營的個人或工作室,還有很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
群內另一位“資深自媒體人”告訴記者,如果想要多賺點,作為一個新手可以采取“走量”的方式,“走量就是指批量‘做號’,一個人同時做100個號的內容,如果注冊不了那么多號就到網上去買。”
編輯:梁霄
關鍵詞:自媒體 江湖 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