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寫小說、背詩詞、比拼記憶力 難道理科生更聰明?

2017年04月07日 10:1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聰明孩子學理科?這是高考制度的選擇

沈政回憶,在自己上大學時候,優秀人才普遍選理科,覺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從上世紀90年代起,聰明孩子又一窩蜂地往經濟系、法律系跑,可見社會因素對人的選擇影響之大。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余黨緒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偏科只是一個少數現象,大部分人的智商、情商還是正態分布。中學階段的文理分科,主要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高考的需要。”

余黨緒說,以上海為例,高考錄取名額的相當大比例都給了理科生,學理科是一個上大學“概率更大”的選擇;反映到中學,優秀的學生也就更傾向于選擇理科。“并不是理科生聰明,而是選理科的學生本來就更出眾,無論是記憶能力、反應能力還是現場判斷力,整體素質較高。”

在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現在對文理科選擇最大的外界因素就是高考。“全國的重點高中,文理班的比例大概是1:3,因為大學一本的文理科錄取比例就是1:3。這是適應現有高考制度的選擇。”熊丙奇說,“如果哪天成長環境變了、教育環境變了、就業環境變了,他們的選擇也很可能變了。”

余黨緒介紹,現在上海高考施行“3+3”,即在語數外三門課之外,學生在“史地政理化生”中任選三門課,打破了文理的界限。這樣的高考制度,讓學生的選擇更加理性。

不過,余黨緒認為,中學階段的課程只是基礎,不會對一個人的人文素養、理性思維帶來特別大的改造作用;到了大學階段,學生經過專業的訓練,學科差異才可能改變思維方式。

“文科素養,比如對一部文學作品的理解,需要借助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這不僅是智商的問題。楊絳說過一句話特別有道理,‘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就像學語文,小時候就是理解不了,慢慢長大了,也許會恍然大悟。”余黨緒說。

文科生干不了理科生的活兒?

熊丙奇說:“長期以來,我們對學生有一種標簽化的評價,文科生、理科生,并認為文科生應該擅長什么,理科生應該擅長什么,套用一種模式,這其實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并沒有關注到學生本身的能力和素養。如果告訴文(理)科學生,你只能干這個,他有很多東西可能就不去學了。”

自從上海、浙江施行自行選課的“新高考”后,很多問題得到改善。比如,此前有的學生歷史、物理都好,但為了報考理科專業,不得不放棄歷史;“新高考”之后,熊丙奇發現,很多學生選了一門文科加兩門理科,或者兩門文科加一門理科。

“當教育給學生一個選擇空間后,勢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熊丙奇說,現在一些大學自主招生,文科學生也可以報考理科專業,理科學生也能報考文科專業,還有很多專業文理兼招;很多公司在招聘時,也不再強調專業,而更注重能力。

有人說,理科生能寫小說,但文科生不會編程,文科生干不了理科生的活兒?熊丙奇認為,這與人的知識結構相關,一般來說,科學技術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但并不是說文科生就不行。

在很多專業領域,文科學生也能進入。熊丙奇舉了個例子:IBM公司曾招聘了一個戲劇專業畢業生,后來他成為一名計算機工程師。“文科轉道理工科,需要在技術學習上投入;同樣,理工科轉道文科工作,也要培養思維、表達等。”熊丙奇說,“在《中國詩詞大會》等人文類的綜藝節目中,理科生的優異表現,也證實了我們需要摒除兩分論。淡化身份,關注能力,從學歷社會走向能力社會。”

編輯:梁霄

01 02

關鍵詞:小說 詩詞 記憶力 理科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