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項家三代刻章百年奈何后繼無人 愿免費收徒傳授技藝
第一代 叔公項信南 清代著名金石篆刻家
項頌秋一家原本都是陽江人。其叔公項信南原名焰光,廣東陽江人,工書法篆刻,師承浙派,尤擅以曹全碑入印,是清朝光緒年間廣州著名的金石篆刻家。
“我叔公小時候喜歡看戲,有一個劇團從陽江一路來廣州唱戲,他就跟了過來。”項頌秋介紹稱,彼時項信南在看戲時剛巧認識了一位何姓的篆刻師傅,于是拜在他門下學藝,20歲時,項信南已成為獨當一面的篆刻藝人,諸多社會名流曾慕名前來刻章。如今,市面上仍然有不少項信南的作品流傳,成為收藏品。
項頌秋介紹,1944年,項信南自殺身亡。“因為后人把財產敗光了,他便上吊自殺了。”
第二代 父親項少南曾為南粵名人刻章
上世紀初,手藝傳承到項少南手中。“我父親幼年喪父,很早就來廣州投奔了叔公,并跟著他學藝。叔公叫項信南,他便叫項少南。”項頌秋介紹,然而跟叔公不一樣的是,雖然父親能篆刻,但卻是一個文盲,都是根據客人的要求來刻。
項家給不少名人政要刻過章,他說,“父親尤其擅長牛角、石頭、象牙刻印,這方面我的水平不及他。”
直到2003年項少南過世前,90多歲的他仍刻章不輟。
第三代 71歲兒子項頌秋部分篆刻成就甚至超過父親
1960年,父親項少南在廣州一家集體刻章廠上班,為了貼補家用,14歲的項頌秋也因為父親的關系進入了這家工廠。“我兄妹5人,全家七口只靠父親40多元的工資糊口。”擺在他面前的有三個選擇:一是做船上的加煤工,二是進紡織廠,三是學篆刻。最終,他選擇了篆刻。而在此之前,他也是一個文盲,直到進廠之后才在夜校學習認字。
在工廠里,他跟著老員工學習,很快就上手了:從木工到膠印,再到各種各樣的篆刻材料,他都學會了,一些材料的篆刻成就他甚至超過了父親。上世紀70年代末,項少南在和平西路9號一樓開起了檔口,幾年之后,項頌秋也在二樓開起了檔口,一時之間好不興旺。
當年 忙到打著吊瓶刻章
開檔口之后,項頌秋主要做公章生意,生意火爆。“他在刻公章的時候都可以不用打底稿,直接在章上面刻。”一旁的老伴說。最忙時,他甚至要打著吊瓶工作。
上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機器刻章的興起,秋叔的手工刻章生意銳減,不過卻有不少社會知名人士前來慕名求章。“有英、美、德等國的駐穗領事館人員,有德國、荷蘭教授,有法國、意大利商人等。”秋叔甚至將一位日本友人的求章信函,用框裱起來掛在墻上。
有些外國友人的章還會刻上英文。曾有一人問遍廣州,想將自己的名字刻入一幅畫中,同行都說刻不了,最后找到他,這枚印章也成了他的得意之作。
今日 生意差無人傳承技藝
如今,秋叔的生意并不太好。“好的時候一個月五六千元,差的時候一個月就兩千塊,加上自己的養老金算是夠用了。”在機器刻章興起的年代,手工刻章確實難以生存,愿意學習這種舊技藝的人也不多,他的兩個女兒就沒有接班。
“現在的后生仔吃不了苦,也沒有那個毅力,來兩天就堅持不下去了。”秋叔說,一般來說,要出師至少得好幾年,他算是快的,也學了3年才能出師。“如果有人有毅力傳承,我愿意免費教學。”秋叔說。(記者 秦松 圖 記者 蘇俊杰)
編輯:梁霄
關鍵詞:刻章 免費 收徒 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