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趙平委員:社會辦醫依然尷尬呼喚政策扶持和引導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劉喜梅)“你能想象到中國現有多少非公立醫院嗎?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全國共有非公立醫院15798個,占到了全國醫院總數的55.3%。可從服務效率來講,非公立醫院和公立醫院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醫衛界全國政協委員趙平告訴記者,加強對社會資本辦醫的支持,是他要重點呼吁的問題。
據趙平介紹,中國目前的衛生總費中,個人支付比例已經成功控制在30%,政府支付的比例已經從2000年的15%,上升到2015年的30.88%;同期社會支付的比例從26%激增到39.15%。而就服務數量而言,2016年1-10月,全國公立醫院診療人次為23.0億人次,非公立醫院診療人次為3.2億人次,公立醫療機構服務量高于非公立醫療機構7倍以上。
“也就是說,雖然非公立醫院從數量上講,已經超過了我國醫院總數的半壁江山,但從服務量來講,還不足全國醫院服務總量的15%。這說明社會資本辦醫的高投入尚未得到相應的效率,應該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趙平地向記者表示。
在趙平看來,制約社會資本辦醫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國家對非公立醫院床位與基本建設補貼尚不公平。
“業內人士眾所周知,國家對公立醫療機構床位實行補貼,每張床位的補貼額度從4000-15000元不等。但對于非公立醫療機構擁有的100萬張病床,國家層面并沒有給予床位補貼及基本建設補貼,即便是針對收費標準和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非營利性非公立醫療機構,國家也沒有床位補貼政策。”趙平認為,國家對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補貼政策的“差距”,不利于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這可能也是導致社會資本辦醫進程經常出軌的原因之一。
醫保待遇差異較大,也被趙平認為是影響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文件指出,對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實行同等的定點管理政策。但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地方醫保部門往往仍然認為營利性非公立醫療機構不能作為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即使被納入醫保定點機構,其
醫保額度和相關待遇也與公立醫院有較大區別。”趙平認為,這種醫保待遇的差異化違背了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原則,也導致了非公立醫療機構采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病源。
“事實上,非公立醫療機構是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的過程中,創新中國式的社會辦醫體系,將對中國醫改的順利推進起到重要的歷史作用。”趙平建議,國家應該研究制訂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讓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及基本建設享受公立醫療機構的同等待遇,同時在醫保政策上也享受同樣的管理政策,這不僅有助于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更有益于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使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更好服務國民健康。
編輯:趙彥
關鍵詞:政協委員 趙平 社會辦醫 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