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培訓貸陷阱重重:利率多超10% 平臺出問題仍要還款
■ 背景
校園貸之后,培訓貸成又一個“坑”?
2016年,校園貸不時被推到風口浪尖。有統計顯示,2016年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而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這一規模在2015年才260億元。伴隨著信貸規模的擴張,借貸風險不斷凸顯,裸貸、“大學生無力還款而自殺”的報道引起社會熱議。
在不少借貸機構瞄準在校大學生時,也有不少培訓機構以招聘的名義瞄準了剛畢業的大學生,以招聘為由,給應聘者以好工作等為許諾,讓不少求職者參加培訓而背負上了“培訓貸”。
繼校園貸之后,“培訓貸”成為另一個金融消費者的“大坑”。2016年,“英語培訓機構”環球托業、環球美聯被曝跑路,不少通過分期貸款參加培訓的學員陷入恐慌,而背后提供貸款的機構包括一些互金平臺。
目前,多家金融機構和一些培訓機構有合作,面向培訓機構的學員提供貸款。
同時,“培訓貸”成為一些培訓機構用來詐騙的新手段。有媒體報道,大多“培訓貸”騙局具有“假招聘”、“真培訓”、“高額貸款”、“高利貸”等性質,雖然基本都宣稱無息貸款,但“培訓貸”年利率大多在15%-25%之間,貸款1.5萬元,24個月總還款額超過2萬元。
新京報記者也發現,“培訓貸”的消費者還面臨著“退學”遭遇高額違約金、貸款后未拿到合同等現象。
2016年8月,銀監會聯合3部委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表示,要引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回歸信息中介、小額分散、服務實體及普惠金融的本質。
“很多網貸平臺都在謀求轉型,往消費貸的方向發展,”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
實際上,消費金融正在進入爆發期。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預計,2014-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依然將維持19.5%的復合增長率,預計2019年將達到37.4萬億,是2010年的5倍。
一方面,消費金融成為產業藍海,另一方面,包括“培訓貸”等消費貸的金融消費者面臨著維權難的窘境。尹振濤表示,監管部門要發現問題,也要開設更多的投訴渠道或者平臺,解決投訴無門的困境。
新京報記者 宓迪 陳鵬 侯潤芳 王全浩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培訓貸陷阱 利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