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教育法規首提"懲戒"概念 行使教育懲戒權何為邊界?
■ 建議
懲戒必須有合法程序
●熊丙奇,教育學者
首先,學校的校規,包括懲戒規定,需要在聽取全體教師、學生(學生家長)意見基礎上,民主決策,校規不能就由學校行政領導制訂,更不能與上位法抵觸。近年來,我國中小學頻出雷人校規,遭遇社會質疑,就因校規由校領導拍腦袋決策。依據這樣的校規,對學生進行批評、懲戒教育,必然由于缺乏合法性而引發爭議。
其次,對學生進行批評、懲戒,以及處分,都必須有合法的程序。當前,我國中小學批評、懲戒、處分學生,有很多就由當事班主任、老師直接做出,這貌似十分直接、快速,可是,卻缺乏程序正義,把屬于學校公共事務的批評、懲戒和處分,演變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恩怨,直接導致被批評、懲戒、處分的學生(及學生家長),把矛頭對準教師,制造師生間的沖突。
最后,合法的程序,應當是,把學生的違規、不良行為(遲到、曠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欺凌同學等),上報給學生事務中心(學生事務中心通常由政府教育部門官員、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會專業人士代表共同組成),由學生事務中心啟動對學生行為的調查,包括聽取被懲戒學生的辯護,根據調查結果做出懲戒決定,把懲戒決定告訴學生(學生家長),學生(學生家長)可提起申訴,學校學生事務中心成立申訴委員會(或仲裁委員會)再進行調查、舉行聽證會,根據新的調查結果做出新的決定。
懲戒要與激勵相結合
●王開東,特級教師,江蘇省蘇州一中副校長
懲戒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孩子懂得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而并非僅僅為了“教訓”和“報復”,因此,懲戒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只能罰過失,不能罰尊嚴。
懲戒不應單獨使用,必須與激勵相結合。一方面,懲戒的標準應該是確定、適度的,要讓受教育者清楚什么樣的行為會導致什么樣的懲罰,界限在哪里,并由此學會理性規范自身行為;另一方面,在制止學生的錯誤行為時,應給予其新行為的指導。而且,當學生的新行為一旦出現,應立刻給予關注并停止懲罰。
■ 國外鏈接
美國
主體多元、程序嚴謹
政策:美國的教育懲戒主體具有多元性特點。課后留校等輕微懲戒由校長或其委派教師進行,少于十天的停學處罰由校長做出,校董事會可做最嚴重的開除懲戒。
實施:校內人員主要實施口頭訓斥、與家長開會等無關法律的懲戒;參加社區勞動、強迫其轉學、被送到特殊教育學校等法律行為懲戒由學校聯合校外機構來實施。
懲戒程序嚴謹,從開出違紀行為的報告到實施懲戒,各環節記錄詳盡。
英國
提供懲戒學生的官方建議
政策:2014年2月,英國教育部發布《學校中的行為與紀律:給校長和教師的建議》,提出了管理和懲戒學生的官方建議。
實施:處分措施包括口頭訓斥、額外工作或者重做作業直到教師滿意為止、罰寫特定作業(如寫一篇日記)、扣留、學校中的社區服務(如清潔教室)、定期匯報行為表現、簽訂行為協議,額外體育活動(如在操場上跑圈)等。極端情況下,學??蓪W生處以短期或長期停學。
日本
“懲戒”與“體罰”明確區分
政策:日本《學校教育法》規定:“校長和教師,根據教育需要,可根據文部科學省的相關規定,對學生進行懲戒,但不允許體罰?!?/p>
實施:在出現非體罰教育需要時,教師有懲戒權,如放學后繼續留校(允許出去吃飯,且在校時間不會長到給學生身體帶來痛苦);罰站在教室內;多完成一些學習課題或清掃任務;口頭斥責多動學生等。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懲戒 學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