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馬奔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廣大知識分子要肩負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學以致用,做好本職工作。當老師,就要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元代辛文房編的《唐才子傳》中說:“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的確,晚唐詩人李商隱善于將比興、寄托與象征融合在一起,使客觀的優(yōu)美物象與主觀的幽深情思互相生發(fā),形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動人意境,為讀者留下綿綿無盡的品味空間。他的《無題》詩僅存約20首,卻充分體現(xiàn)了其詩作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性。“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這些都是李商隱《無題》詩中膾炙人口的佳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源自這一首《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對這首《無題》的主旨是什么,歷來有許多爭論,主要觀點分為兩種。一種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寫暮春時節(jié)與心愛女子別離的傷感以及別后的思念。別離是古代詩作中常見的主題,如曹植《當來日大難》詩曰:“今日同堂,出門異鄉(xiāng)。別易會難,各盡杯觴。”在李商隱筆下,別離與相見卻都不容易。為什么會如此?詩歌的首聯(lián)即耐人尋味;頷聯(lián)以春蠶吐絲與蠟燭流淚兩事,喻對所愛之人感情的忠貞不渝;頸聯(lián)為揣測別離后對方的孤寂處境;尾聯(lián)則自我寬解,謂對方所住不遠,可讓青鳥傳書代為探看。
如果僅從字面上看,如此理解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文學作品的認知不能離開作者的身世及其所處的時代。李商隱生活在唐朝江河日下的時期,又不幸身處官場上牛、李兩黨的夾縫中。他9歲喪父,處境貧微,青年時代先是受到牛黨權(quán)臣令狐楚父子的提攜,后來又娶了李黨的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為妻。李商隱并非有意腳踏兩只船,卻因其經(jīng)歷為兩黨所憎惡和排斥,始終沒有得到朝廷重用。李商隱多次懇請令狐绹(令狐楚之子)幫助,他的不少詩篇與此有關(guān)。“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隱《梓州罷吟寄同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可以理解為對昔日恩公令狐绹表述忠誠。“欲逐風波千萬里,未知何路到龍津”(李商隱《春日寄懷》),空懷報國之志卻沒有機會施展抱負,他的悲觀與失望可想而知,這深刻影響到其詩作的格調(diào)。清代紀昀《玉溪生詩說》中說:“《無題》諸作,大抵感懷托諷,祖述乎美人香草之遺,以曲傳其郁結(jié)。故情深調(diào)苦,往往感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所要表達的是非常復雜的心緒,作者并不直言,而是將這種心思完美地透過貼切的意象展現(xiàn)出來,將無形的思想化為有形的物象,賦有形的物象以無形的深情,詩句遂氤氳出靈動而深邃的意境。并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均描述了一個過程,詩句中“春蠶”“蠟炬”都是動態(tài)的意象,作者的形象隱于其后,情感完全透過動態(tài)的意象透射出來,這又比由楚辭開創(chuàng)的以香草、美人等做比喻的傳統(tǒng)更進了一步。在運用意象形成清麗朦朧的意境以傳達幽深之情方面,李商隱自成一格,是唐代一等的高手,對后世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宋初詩壇典麗的“西昆體”,即宗源于李商隱。
雙關(guān)詞的運用,則為詩句拓展出多元的內(nèi)涵。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一字一音,這樣的特點決定了漢語中同音異義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也使?jié)h語文學中出現(xiàn)了諧音雙關(guān)的獨特景觀。“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絲”與“思”諧音,“思”是詩句所暗示的意義,與“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的“淚”相呼應,使整首詩的意旨得到深化。“絲”因此成為詩歌中至為關(guān)鍵的一個字。再者,律詩對句的結(jié)構(gòu)既通過形式的對稱美、節(jié)奏美突出了“絲方盡”“淚始干”的內(nèi)容,又為情緒的傳達限定了穩(wěn)定的范圍,使感情委婉含蓄。
而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早已擺脫了李商隱沉重人生的黯淡色彩,被賦予了積極向上的新意蘊,它常被用來形容教師等群體鞠躬盡瘁、敬崗愛業(yè)的奉獻精神,鼓舞人們立足崗位、不斷學習,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
(作者系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馬奔騰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