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對文化要“敏感”一些
日前,有消息說,韓國擬將匾額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申遺。中國作為匾額的發祥地,這則消息多少讓國人有些五味雜陳。
源于中國的文化遺產被他國搶先申遺,近些年出現過若干次,“江陵端午祭”“暖炕技術”“拔河”等,都曾引發廣泛關注。申遺并不是排他性的專利,更不是與他國爭勝的工具。哪怕同源的文化,只要是滲入民族根脈的文化物件或風俗,不同國家可以先后申報,都值得尊重與保護。
但這些看來不甚宏大的生活化風物也足以在文化遺產名錄中登堂入室,對我們倒是一個提醒。我們需要增加對文化的“敏感”度,能準確地感知到文化的內涵。
就匾額而言,我國近些年認識雖有提高,但恐怕還尚未達成“亟待保護”的社會共識。筆者前段時間走訪安徽龍川的胡氏宗祠,祠堂里一塊明代文徵明題寫的“世恩堂”牌匾,竟一度被村民當作床板;而正是如此,才免遭被毀、遺失,保留到今天,令人啼笑皆非。據了解,清乾隆以前保存完好的匾額幾近絕跡,對比過去“無門不匾”的盛況,無疑是尷尬的。我們在匾額文化上應當有所作為,提高整體的認識水準,制定更加系統、完善的保護方案。
對文化要“敏感”一些,就是能準確地圈定出“這是文化”,并有意識地加以保護。今天當然不會再犯把匾額當床板的糊涂,但對文化的“敏感”是否足夠?齊齊哈爾曾把古建“將軍府”移出,后來又要搬回;濟南把老火車站拆除,如今又希望重建。新加坡連華人婚嫁的禮餅都納入了非遺保護,還有多少習焉不察的文化風物被我們漠視?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如今需要一場深入社會肌理的文化啟蒙。前段時間有消息說,中日韓三國專家建議共同為筷子申遺。有人疑問,“筷子”也算文化?筷子當然只是飲食工具,但也凝聚著民族文化與情感接續。在物質極大豐富之后,如今更需要細嚼慢咽文化層面的累積沉淀,這也是一場對自我身份的重新界定。筷子、節氣、牌匾等,這些司空見慣的文化細節,勾勒出了民族個性的樣貌,近些年它們從“用品”變成“文化”,從“平常”變成“雅致”,正體現出社會認知水準的抬升:對文化價值的認定不能遺忘細密深邃的角落。
我們對文化的神經還需更加“敏感”一些,打撈出更多的文化遺存,哪怕它們并非宏大浩瀚,只要承載一段歷史風情,就理當有展露風華的機會。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化 匾額文化 聯合國申遺 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