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藝術教育勿忘“隱性課堂”
筆者總是在想,藝術教育如此寬泛的一個領域,需要怎樣的老師來教授,又需要怎樣的保障機制來推進?在幾年的時間里,我用自己的課堂教學,以及不斷積累的科研、項目,不斷佐證“藝術教育是什么,如何做?”得到的回答是——勿忘藝術教育之“隱性課堂”。
之所以要強調隱性課堂,是因為當下過于強化藝術教育里的“顯性教育”,反而忽略了藝術本身。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塑造內心豐富的人,這種塑造應是立體的、豐滿的、全方位的、長期的和潛移默化的。
人的出生,就意味著藝術教育的開始,它的第一片沃土是家庭。誠然,家庭藝術教育不只是給孩子聽了多少首莫扎特,帶他看了多少場演出等,更應體現在父母和家庭為孩子營造的無意識的、自然的藝術氛圍、藝術課堂。比如,將孩子的起床鈴聲設定為古典音樂片段,將博物館、美術館等變為周末全家出游、休閑的場所。恰恰是這種無形的藝術氛圍,才最有助于孩子藝術性格的塑造。
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后,不少家長熱衷于為孩子報名參加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藝術課程與活動,漫漫求學、比賽之路便開始了。但這中間卻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家庭教育到社會教育的過渡過程無形中被割裂,造成了第一次斷層。
在中小學階段,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是藝術類課程的三大支柱。在當今的中國小學課堂里,這些課程日益受到重視。不僅如此,學校還會組織各式各樣的課外藝術實踐活動、藝術評選比賽等,雖稍有刻意,但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大批量輸入藝術知識、豐富藝術體驗的重要時期。可是,好景不長,進入中學尤其是高中后,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無法在升學考試中占決定地位的藝術類學科被邊緣化了。這是藝術教育的第二次斷裂。
進入大學后,藝術教育就只剩下鑒賞課了。縱觀我國綜合類大學里的藝術課程,多以“概論類”“鑒賞類”為主,顯性課堂仍然是大學藝術教育的主要陣地,雖然美術鑒賞、音樂欣賞、經典影視作品講解等是學生們的“家常便飯”,但卻形成了學校藝術教育與社會教育分裂,這是第三次斷層。
這三次斷層造成的主要原因大致相同:我們始終把“藝術教育”等同于一般教育。其實,藝術教育的重點不在“教育”,而在“藝術”。它利用了不一樣的手段與過程,力求用“藝術”通往“教育”,達到塑造人、培養人的最終目的。
誠然,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很難經常去聽音樂會,將博物館作為自己的周末之旅。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包括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經濟基礎、時間本錢等,但理念與意識的轉變應該是我們要改變的第一步。不同藝術教育環境的對接與轉換,應當是我們不斷突破和改進的重要方向。
特別是到了人的思想、觀念逐步形成的階段,藝術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非藝術專業的學生,對藝術是饑渴的,很多“學霸”告訴筆者,在他們最艱苦的高三歲月中,如果不是那幾首樂曲的陪伴,他們幾乎無法應對備考生活帶來的壓抑心情。特別是上了大學后,藝術類公共選修課程是最容易被哄搶的。當然,這里面會有考試容易、課堂氣氛輕松等原因,但毋庸置疑,他們想聽音樂,想看畫展,想知道在當下時代中經典的作品是什么,創新的作品在哪里。但鑒賞類、概論類的課程,傳統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或提高他們的藝術興趣。事實上,一方面,他們需要更加活態的藝術欣賞平臺,他們想走進電影院、音樂廳、話劇場、博物館,想去北京的798藝術區和宋莊藝術中心,想走進國家大劇院等藝術殿堂,因為這些活態藝術的直觀刺激與體驗,遠遠比課堂上的幾張照片來的震撼,這些隱性課堂往往更能給他們的身心帶來滿足。另一方面,他們想進行藝術實踐,感受自己的藝術創造力,臨摹、歌唱、舞動……我們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釋放的平臺。
因此,相關工作者從政策上應鼓勵學校與戲劇院、博物館、音樂廳、藝術中心、電影院等建立起一套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為學生提供定期的藝術服務,在老師的引領下體驗藝術,慢慢引導、開展隱性藝術教育,并給予一定的輔導與幫助。對于學校而言,應建設一套關于隱性課堂的評估體制。教師在顯性課堂與隱性課堂上,合理分配時間和課程量,并逐漸將自己的角色由主導者、最具話語權者,轉變成引導者、參與者,將主觀能動性、話語權交給學生。在實踐類課程方面也應合理利用學校已有的藝術項目,如自己的合唱團、交響樂團、舞蹈團、戲劇社等,力求擴充實踐平臺,并使用輪流制方式,努力做到“人人有機會”“人人能享有”,讓隱性藝術課堂更加豐富。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藝術教育 隱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