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迎吉賞“雞”——典藏中的雞文化
紅梅報春(國畫) 176×95厘米 1976年 陳大羽 江蘇省美術館藏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漫畫) 46×34厘米 趙延年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彩釉瓷長尾雞(陶瓷) 上海博物館藏
喂雞(剪紙) 19.5×24厘米 王繼汝 中國美術館藏
雛雞小魚(國畫)142×41.5厘米 1926年 齊白石 北京畫院藏
“一唱雄雞天下白”。雞年,給人們帶來的是晨光般的希望。
“雞鳴將旦,為人起居。”在計時器尚不完善的中國古代,人們更習以雄雞報曉的啼鳴作為一天開始的標志。晉朝祖逖聞雞起舞,常被用于比喻志士奮發之情。由雄雞報曉衍生出的神話,最值得注意的是有關“桃都”與“天雞”的傳說。據《太平御覽》引《玄中記》:“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隨之鳴。”令人感興趣的是漢代文物中,可以看到桃都樹的形貌。在河南省濟源縣泗澗溝西漢晚期墓中出土一株釉陶樹,主干修直,側旁橫生九枝,枝端有上翹的花葉,并分別塑有飛鳥、猴子和蟬等。主干頂端塑一立雞,高冠,長頸斂翅,挺胸傲立,似引頸欲鳴。郭沫若先生曾據《玄中記》,將該樹定為“桃都”,而傲立樹端的正是世間眾雞隨其朝鳴的“天雞”。
關于桃都樹,神話中還有其下有二神的傳說。據《玉燭寶典》引文,桃都樹“下有二神,左名隆,右名窌。并執葦索伺不詳之鬼,得而殺之”。至于《太平御覽》所引《括地圖》中,所記二神的名字,則為“郁”和“壘”。都道出辟邪之神與桃都、天雞的聯系,雞的形象,同樣被用來辟除不詳。據《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三元之日,雞鳴而起,先于庭中爆竹,貼畫雞,或斲鏤五彩及雞于戶上。”
桃都和天雞的神奇造型,在漢代出土文物中極罕見,而模擬家中畜養的家雞的陶制模型,則在漢墓中大量被發現。常與豬、犬等家畜模型,以及井、灶等庖廚炊具模型放置在一起,反映出雞這種家禽作為“六畜”之一,與人們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回憶中國古代養雞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例如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等處,都有雞的遺骸出土,表明家雞在黃河流域馴化的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這也是目前已知的國內外最早的養雞記錄。稍后在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大都有家雞遺骸出土,表明家雞的飼養日趨普遍。在江南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中,雖然少見雞骨,但是出現有最早的表現家雞體態的雕塑作品。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鄧家塆遺址出土的小型動物陶塑中,以雞的造型多見,形體雖小,但輪廓鮮明,突出了家雞高冠短喙的特征,頗具神采。
到了漢代,家雞的造型日趨寫實,肖形而生動。墓中出土的家雞模型以陶質為主,也常見木雕作品,不論是中原地區、西北地區,以及廣州一帶,漢墓中都可以見到造型生動的家雞模型。在河南、甘肅的一些漢墓中,還可以看到家雞模型與雞塒和雞桀(棲雞的木架)結合放置的例子,特別是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多見在木制的雞桀之上,伏臥著木雕的家雞,刀法簡練,木雞僅具大輪廓,但頗肖形而生動。在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的畫磚中,有許多描繪雞群的畫面,在一只趾高氣揚的雄雞引領下,成群的雌雞隨之行進。這些被畜養的家雞,最終的命運是成為莊園主人盤中的佳肴。畫磚中也有表現女侍殺雞煺毛的場景,頗具生活情趣。在四川省德陽縣黃滸鎮蔣家坪出土的一件漢代畫像磚上,畫面下方左側有一高冠長尾的雄雞,挺胸翹尾,趾爪銳利,描繪的應是專供搏戲的“斗雞”。“斗雞”游戲,中國古代頗為盛行,從帝王到庶民,都極喜愛。在唐章懷太子李賢墓的壁畫中,有一位黃山綠裙的高髻侍女,懷抱一只高冠修尾的雄雞,應是用于“斗雞”,是一幅生動的風俗畫。
六朝時期,江南青瓷制作日趨繁盛,墓內隨葬的家雞模型也隨之改以青瓷制作,更常常制成雞塒的模型,釉色瑩碧。同時期的青瓷器中,出現了一種“雞首壺”或“天雞壺”。如出土于南京象山東晉王氏墓的青瓷雞首壺,壺流塑成高冠的雞首,雞嘴處開圓孔即為流口。與之對應,北方的北朝墓葬中,也隨葬雞首壺,但裝飾繁縟,壺鋬上飾有螭首,且有的雞首僅是裝飾,有的連口都沒有。其中最華美的一件,當屬出自太原北齊東安王婁叡墓的釉陶雞首壺。
隋唐時期墓葬中,仍保持有隨葬家雞模型的習俗,質料以陶瓷為主,有時采取群雞造型。除了作為家禽的家雞模型外,還有另一種以雞造型的藝術品,就是十二時俑中的酉雞,被塑成雄雞首人身的造型,身著袍服。昂首伸頸的雄雞,與十二時俑中同列的猴、兔等生肖相比,顯得傲然脫俗,與眾不同。
由于“雞”與“吉”諧音,故中國民俗視雞為“吉”,謹祝雞年大吉。
(題為編者所加)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典藏 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