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現在是地里摘金 糧農如何變成了棗農
產業鏈條有多長?
“現在,我們農民不僅會種冬棗、賣冬棗,還會賣風景。”孫觀朋自豪地說。
“每年冬棗成熟季,時值國慶小長假,自駕游、休閑游、組團游的汽車長龍成為棗園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目前,沾化已建成157個冬棗采摘基地。
僅去年國慶小長假,沾化接待游客1115.7萬人次,拓寬了冬棗銷售渠道,催熱了沾化旅游市場;運輸、包裝、餐飲、勞動力市場等行業隨同躍升,農民收入躥高,旅游業總收入達到4.07億元。
“將冬棗產業用旅游‘串’起來,以旅游拉動農業,以農業帶動商貿,以商貿促進工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相得益彰。”沾化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孔令峰說。
鏈條舞起來,全靠龍頭帶。“一顆冬棗在沾化能吃干榨盡。”郭慶宏介紹,“沾化發展冬棗深加工,成功研發出冬棗汁、棗酒、冬棗醋飲、冬棗脆片、冬棗罐頭等一系列深加工產品;棗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也可用來制作手工藝品。”
深加工提高了附加值,使冬棗由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邁進。目前,全區各類棗制品加工企業30多家,銷售收入達50億元。
“如今,沾化冬棗的市場競爭,已不單是產品質量競爭,更是品牌、文化的競爭,是一種被物化了的精致生活的象征。賦予冬棗綠色、環保、安全、健康、文化,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視覺、情感、審美的需要。”孔令峰說,“品牌、文化是沾化冬棗產業發展的鳳之翼。”
冬棗文化紅勝火。沾化著力挖掘冬棗文化內核,建起了沾化冬棗博物館、民俗文化館,出版了《中華紅瑪瑙—沾化冬棗詩集》,編撰了文學作品集《沾化冬棗》,譜寫了《冬棗頌》《棗嫂》《大紅冬棗送親人》等歌曲,編寫了《冬棗樹下》等戲曲劇本。
從種糧到種冬棗,從單純的種植冬棗,到發展冬棗加工業,再到利用天然的風景發展生態旅游,拉長產業鏈的同時,發展冬棗文化產業,沾化做足了冬棗這篇文章,真正實現了因冬棗而富,因冬棗而美。
編輯:梁霄
關鍵詞:糧農 棗農 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