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解讀2016年貨物進出口“成績單”:前低后高逐季回穩 向好基礎尚不牢固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題:前低后高逐季回穩 向好基礎尚不牢固——解讀2016年貨物進出口“成績單”
林暉、何曉源
海關總署13日公布了201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成績單”。201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下降2%;進口10.49萬億元,增長0.6%;貿易順差3.35萬億元,收窄9.1%。
“2016年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總體形勢復雜嚴峻。隨著國家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全年呈現前低后高、穩中向好的走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認為。
分季度來看,今年進出口數據劃出一條逐步上揚的曲線。其中,第一季度進出口值明顯下降,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下降8.2%、7.9%和8.6%。到二季度,降幅有所收窄,出現企穩跡象。第三季度,雖然出口值依然下降0.3%,但進出口值和進口值分別增長0.8%和2.3%。第四季度,進出口、出口、進口值分別增長3.8%、0.3%和8.7%,持續實現正增長。
“四個季度進出口逐步回緩,降幅逐步收窄,呈現一個季度比一個季度回穩的特點。”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說。
在黃頌平看來,第四季度我國外貿小幅增長,既得益于一系列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也與外部市場呈現出緩慢改善的跡象有關。“比如從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制造業經理人指數來看,美國、歐盟、日本這一指標四季度各月都保持在榮枯線上方,12月份達到階段性新高。新興市場中,俄羅斯、印度等也保持在榮枯線上方。而反映全球貿易活躍程度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也從2016年2月初的歷史低點開始反彈。11月11日回升至1045,連續16個月以來首次突破1000點。”
剛剛過去的一年,國內經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等政策作用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帶動了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如鐵礦石、原油、銅等。盡管進口價格仍然是拖累我國進口值增長的主要因素,但進口價格跌幅的收窄也助推了全年進口值正增長。
專家認為,2016年外貿成績雖來之不易,但當前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支撐外貿持續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從外貿競爭優勢來看,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我國出口主力。隨著我國生產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傳統外貿競爭優勢持續減弱。
數據顯示,2016年前10個月,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歐盟市場份額比2015年同期下滑1.8個百分點,在美國份額下滑1.2個百分點,在日本份額下滑2.1個百分點,而同期部分東南亞國家同類產品在歐、美、日的市場份額均有所提升。
“我國自身改革進入深水區,外貿結構轉型壓力大。”黃頌平指出。
與此同時,外部市場依然面臨復雜局面。世界貿易組織最新貿易展望報告中,將2017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下調到1.8%至3.1%之間。這意味著2017年全球貿易仍將難以回暖,不確定因素增大。
在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實施貿易保護、設置貿易壁壘,用反傾銷手段干預正常貿易成為有關國家搶占國際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逆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我國成為這一趨勢的最大受害者。”黃頌平說。
“201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下降0.9%是以人民幣計價的。考慮到匯率問題,如果以美元計價,全年貨物進出口下降幅度更大。我國能否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確實面臨嚴峻挑戰。”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黃頌平認為,2017年對外貿易領域要把握住“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鞏固落實“穩增長、調結構”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使各項改革惠及企業,使對外貿易在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2016年 貨物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