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當科學家”失去吸引力 誰偷走了中國孩子的科學夢?
前不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2015年的國際學生能力測試(PISA)結果顯示,美國“將來期望進入科學相關行業從業的學生比例”為38%,中國只有16.8%,還不及OECD國家24.5%的均值。
記者隨機以“長大后想做什么”調查身邊的8個孩子。除了1個從小學習樂高課程的一年級孩子表示愿意當工程師外,其他的則希望成為明星、企業家、設計師、咖啡師等。
“上世紀80年代,當科學家是許多孩子的夢想,這也是之后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科學技術職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云曉研究員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不無遺憾。
對此,孫云曉憂心忡忡:“這是一個關乎國家發展的嚴重問題。如不盡早重視并著手解決,不久我們就將感受到科技人才荒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巨大損失。”
孩子年齡越大,想當科學家的占比越少
愿意從事科學、工程技術相關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是不爭的事實。
孫云曉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底對全國5696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2.3%)的高中生將來想從事科學相關工作,比美國和韓國少17和12個百分點,這兩個國家的數字分別是49.3%和44.6%。縱向看,中國小學生將來想從事科學相關工作的有52.5%,初中生有47.5%,可見,孩子年齡越大,想當科學家的占比越少。
求學期間的意愿直接決定了畢業后的求職。智聯招聘等機構幾年前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3%的女性希望“成為技術專家”,男性選擇指數稍高,但也只有7%。需要指出的是,調查中“90后”選擇“成為技術專家”的占比更低。
中科院一位研究員前些年對北京市1000多名中小學生的調查更能說明問題:在9個未來希望從事的職業中,選擇“科學家”的人數居倒數第三,只比工人和農民排名靠前。
編輯:梁霄
關鍵詞:吸引力 中國 孩子 科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