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大數據下的醫療未來
大數據正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無所不包,我們身在移動終端和數據的包圍中,生活模式正在發生著全新的改變。而醫療健康領域被認為是大數據應用下一個重要風口,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中,健康醫療大數據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也成為BAT等互聯網巨頭們爭先涌入布局的大入口。去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細化了健康醫療大數據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大力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對于促進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醫療需求提升與信息化
我們已跨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群體不斷增多以及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環境生態問題,人民健康正面臨著各種疾病的危險,形成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識的加強,人們對于健康需求的多樣化、差異化越來越明顯。
對此,國家衛計委規劃與信息司副司長周恭偉表示,我國醫療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配不夠均勻、基層薄弱等問題比較突出,需要建立各地之間互聯互通的平臺,應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這些目前存在的健康衛生難題的解決做支撐。
“我國13億人口,每年就醫人次達77億次,相當于世界人口總和,這需要的醫療服務量是極為龐大的。沒有信息化、沒有大數據是不可想象的。”周恭偉認為,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是完善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重要工具。
健康醫療大數據生態龐大,包括醫院信息系統(HIS)數據、檢驗信息系統(LIS)數據、醫學影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ACS)數據和電子病歷(EMR)數據等。這些信息與健康關系密切,通過深入地分析歸納,找出數據背后的相關性和關系網絡,可以為健康衛生體系運行、行政決策、管理創新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撐,有利于深化醫改的推進。遠程醫療、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健康服務等方面的深入融合,也將推動整個醫療行業新業態的發展。
打破“信息孤島”
醫療行業數據龐大,且增長迅速。但在我們國家長期存在的問題是各地區、各醫院之間的信息不共享。以醫療影像數據為例,在一家醫院拍的片子到另外一家醫院還需要重拍。各醫院之間的數據是孤立的,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如何讓這些信息孤島連成一片,是大數據在醫療應用中所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對此,《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重點指出,要消除數據壁壘,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探索社會化健康醫療數據信息互通機制。鼓勵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采集、存儲,加強應用支撐和運維技術保障,打通數據資源共享通道。加快建設和完善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
山東省遠程醫學中心主任張喜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采取專線的方式,建立了省內各醫院之間的信息共享云平臺,“各醫院的運營數據的實時采集,診斷過程中病人的病例信息、影像信息及其他信息等在平臺進行信息集成,醫療機構間形成患者關鍵信息共享,包括可穿戴健康設備采集的信息、大眾健康數據等。”
張喜雨表示,通過這樣的信息共享平臺,各醫院之間能夠充分交流,所有聯網醫院都可以尋求各級醫院的服務和醫療培訓,方便群眾在各級醫院的轉診。讓“信息孤島”串聯起來,在信息共享的平臺,一家醫院做完的檢測在下一家醫院就不用再做了,避免信息阻隔不通帶來的醫療資源浪費,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效率。
智慧醫療與健康管理
智慧醫療與智慧城市一樣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將會從整體上改變我們的傳統醫療模式,讓長期存在的醫療資源緊缺、個人健康維護難等問題在技術層面上得到大幅改善。而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是支撐智慧醫療發展的基礎。以醫療云數據中心為載體,提供各方面的醫療大數據服務。實現醫生與病人、醫生與護士、大型醫院與社區醫院、醫療與保險機構、醫療機構和衛生管理部門之間的高度協同,建立高效的智慧醫療服務體系。
在北京市衛計委醫改辦副主任高星看來,大數據支撐下的健康醫療有利于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如社區醫院等在技術和設備方面不足的問題,有利于醫療資源的平均分配共享,促進基層醫院接診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有利于家庭健康工作的開展。
“智慧醫療需要家庭健康的信息化,在北京地區我們開展了以健康為中心的家庭醫療服務模式建設。我們把家庭健康與社區、區級、市級醫療機構進行鏈接,一個新型的健康服務業態出現了。”高星表示,這樣的模式轉變,讓醫療以醫院為中心向基層為中心轉變。傳統碎片式、機構式的服務開始向體系化服務轉變。這需要建立疾病防治和健康服務大數據綜合服務網絡和決策系統。促進醫學中心和各級中心的結合,建立以個體和家庭健康管理系統為中心的由下而上的健康管理系統。比如,老齡化帶來的智能化健康服務需求,做好老人的健康日常管理,并與急救系統進行緊密對接。
目前,我國各地的醫療大數據平臺以人口信息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和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為支撐,建立了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和綜合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業務應用,逐步形成國家、省、地市和縣的四級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
行業顛覆與信息安全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趙韡向記者展示了:美國疾控中心如何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提前一至兩周預測流感暴發、利用社交網站數據研究藥物副作用、人工智能程序分析乳房X光片來診斷乳腺癌、大數據對于臨床科研效率的醫生等大數據的使用。
大數據正在給醫療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個人健康信息管控、輔助診斷、遠程醫療等方方面面都在改造著我們的傳統醫學。
國家衛計委醫管中心處長何鐵強表示大數據正在激活醫療服務的微循環,“可穿戴設備、傳感器能夠收集各類健康信息,對人的血壓、心跳數據進行24小時的監控收集,這些數據能加強我們對疾病的認識和管控。讓我們每天看到消耗了多少熱量,脈搏如何,在對這些數據分析處理后,我們的健康變得可視化了。”大數據正帶來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刻變化。
張喜雨表示,大數據下的遠程醫療,讓多學科、跨地區、跨醫院、跨專業的合作變成了可能,使得病人在床邊就能享受高質量、高水平的專家服務,節省了專家出診時間,提高了醫療效率。
大數據給我們的健康質量和效率帶來極大提升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防范由此帶來的一些風險。趙韡表示,風險主要存在兩方面,一是患者隱私的泄露。我們現在的數據不斷的加大,所以現在醫療領域的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大家探討的熱點話題之一,過去3年,全球醫療記錄被盜的數量6倍于信用卡號被盜,國內情況相對還好一些,這樣的信息被盜社會影響很大;另一方面是信息重標識風險,我們有80%~90%的數據通過其他方式的渠道進行重標識,如購買藥品的信息。這樣的信息安全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編輯:趙彥
關鍵詞:大數據 醫療未來 健康中國規劃 信息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