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內蒙古牧民與泥塑駱駝的傳習情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46歲的牧民額爾德尼由于身懷一門獨特的泥塑手藝備受關注,而他與泥塑駱駝之間的故事也為人樂道。
圖為額爾德尼(左)接受媒體采訪。 嘎茹迪 攝
泥塑是烏拉特后旗的一項民間傳統技藝,額爾德尼自小便受其吸引,一心向往。如今,他將這項技藝發展成為了一門藝術,一團毫無生命的泥巴拿在他手里三捏二雕后,一尊栩栩如生的泥塑藝術作品便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
額爾德尼說:“泥塑之美,在于它圓了自己幾十年的藝術夢。
圖為額爾德尼的泥塑作品。 嘎茹迪 攝
原來,額爾德尼從小生活在牧區,家里的交通工具便是駱駝。在與駱駝朝夕相伴的生活中,他對駱駝的神態、習性十分熟悉,對駱駝有了深厚的感情。那時,家鄉一位泥塑藝人的泥塑作品也在額爾德尼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種子。
“小時候,我家附近住著一位老藝人,他用紅土做了許多泥塑作品,這讓我心生喜歡,立志長大要雕塑駱駝。”額爾德尼說。
2002年,而立之年的額爾德尼開始了他的泥塑創作之路。剛開始,由于掌握不好泥土的粘度,做好的駱駝沒過幾天就裂縫了。額爾德尼不甘失敗,越挫越勇,在一遍遍的試驗中逐漸掌握了挑選泥土和把握泥土粘性的技巧,在做了上百件駱駝后,他成功了。
走進額爾德尼的泥塑展廳,一件件形態逼真、活靈活現的作品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尤其是他的泥塑駱駝,其神態各異,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懷疑這是真的駱駝標本。
額爾德尼的泥塑駱駝是以當地的紅膠泥土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保留了紅膠泥本色,捏制對象主要為烏拉特戈壁紅駝及相關人和物。
“泥塑雕琢必須要細膩至極,從人物的表情到衣服褶裥以及駱駝的形態、毛發,都要精致描繪,最重要的是突出人和物的瞬間神態,這樣雕塑作品才能生動悅目。”額爾德尼說道。
圖為額爾德尼的泥塑作品。 嘎茹迪 攝
如今,作為烏拉特后旗文化館館長的額爾德尼已成功塑造泥塑作品200多件,其中駱駝作品150余件。他還創建了泥塑工藝作坊,吸收了一批年輕的學生進行泥塑駱駝教學,以期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
編輯:陳佳
關鍵詞:內蒙古牧民 與泥塑駱駝 傳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