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86.4%受訪者自認有“年末焦慮”
44. 5%受訪者表示“年末焦慮”產生的原因是人際交往上的應酬和對比壓力
楊敏璇說,年末社交也讓她有些壓力,“聚會上,你會見到同學、朋友等同齡人,即便嘴上不說,大家心里也會把工作、生活質量等比較一番,感覺差距在慢慢拉開,很有壓力”。
調查中,44.5%的受訪者表示“年末焦慮”產生的原因是人際交往上的應酬和對比,44.0%的受訪者表示因為工作學習上的事情太多,41.3%的受訪者認為原因是對來年缺乏目標、缺少規劃,41.0%的受訪者表示因為當年沒有取得計劃、期盼的成績,40.9%的受訪者歸因于年末感到時光流逝太快,36.2%的受訪者認為原因是年末各項開支加大。
吳國宏說,心理學研究表明,外在環境,甚至日照時長,都會對人們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盡管很多時候大家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冬天的日照時間原本就比較短,再加上霧霾天氣的影響,很容易讓人產生焦慮心理,環境因素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吳國宏介紹,除環境因素,還有一些原因是每個個體自身的。“現代人很喜歡制定計劃,一般都是在年初制定計劃,可到了年終,發現自己很多沒有完成。這些計劃可能是工作方面的,比如完成企業的指標、銷量等;也可能是對個人的計劃,比如要找到女朋友、湊齊房款的首付等。這些計劃不能全部實現的心理落差會讓人產生焦慮”。
“當然,年初計劃完成不了,也和我們常說的‘拖延癥’有很大關系。如今互聯網無處不在,一方面為我們帶來了信息便利,另一方面,不少人沉溺在互聯網上的時間也相對過多,用了大量時間在刷朋友圈、圍觀一些與自己并不相干的事情,降低了工作效率。”吳國宏說。
55. 8%受訪者建議放松心態應對“年末焦慮”
民調顯示,20.5%的受訪者認為“年末焦慮”是一種“矯情”,54.9%的受訪者認為不是。
“臨近年關,無論是感情生活還是學習都非常繁忙,很累。”面對壓力,楊登昀經常給自己積極心理暗示,“每次快要崩潰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再堅持一下,熬過這陣子就好了”。
面對“年末焦慮”,55.8%的受訪者建議放松心態應對、總會過去,46.8%的受訪者會冷靜下來總結分析,44.6%的受訪者選擇通過讀書、美食、運動等方式分散注意力,41.1%的受訪者會和朋友一起逛街、游玩,34.1%的受訪者會有意識地忽略,進行積極心理暗示,29.2%的受訪者表示會為來年作好規劃。
吳國宏建議,面對“年末焦慮”,從企業和公司的角度,有必要及時關注職工的心理健康,從企業的組織行為層面到個體的心理減壓層面,找到癥結所在,采取講座、一對一心理咨詢等措施。
對于個人,吳國宏認為,我們應當主動了解相關心理知識、進行積極的學習,增強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在制定計劃時也應該更加理性,注重可執行性,同時配合制定相應的階段性計劃,避免盲目樂觀。
受訪者中,00后占0.5%,90后占21.4%,80后占51.5%,70后占19.6%,60后占5.8%,50后占1.0%。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受訪者 年末焦慮 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