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萬鄂湘:繼承中山精神,繼續攜手前進
一是繼承孫中山國家建設和造福民生的思想,積極參與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先具體規劃并認真推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人物。當中國處在內憂外患、貧窮落后境地之時,孫中山就第一個振聾發聵喊出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他明確提出,“建設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不存心建設,即不必破壞,更不必言革命”。他在《建國方略》等著作中描繪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藍圖,顯示了對未來中國發展的卓越見解和宏偉氣魄。其中,許多構想和一些具體設計,遠遠超越同時代人的視野,迄今仍熠熠生輝。
孫中山先生傾力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并以“天下為公”、“博愛”鼓勵國人。愛國必須革命,革命是為了建設,這是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的主要內涵。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今天活生生的現實已經遠遠超過孫中山先生當年的許多規劃和設想。我們之所以要重溫學習、深入研究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其意義更在于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熱情投入到改革、開放、建設的宏偉事業中去,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孫中山先生的寶貴思想,為我們參政議政、開展實際工作提供了不竭精神動力和智慧源泉。近年來,民革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履行參政議政職能過程中,積極認真汲取孫中山先生的國家建設思想,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大問題,提出契合實際的政治主張和政策建議,許多都被認真采納,并得到積極落實。我們成立中山博愛基金會,籌建中山銀行,深入開展“伸出博愛之手——民革基層組織牽手困難群眾活動”,在貴州啟動“民革博愛·牽手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活動,促進民生福祉和社會和諧。民革各級組織還興辦了很多以孫中山命名的醫院、學校、書畫社等機構,從不同角度參與“五位一體”建設。
二是繼承孫中山愛國思想和精神,積極推動海峽兩岸交流交往,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愛國思想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最偉大的遺產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高度評價指出,“孫中山先生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孫中山先生“毫不妥協同逆時代潮流而動的各種勢力進行斗爭。他堅決反對軍閥分裂割據,堅定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和國家完整統一”。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和追求國家統一的事跡,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和榜樣作用,凝聚著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的共識,激勵全體中華兒女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是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聯系海內外的橋梁和紐帶。
2002年,經國家民政部批準,民革中央牽頭成立了“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以孫中山思想為紐帶,以協會為橋梁,“走出去,請進來”,搭建海內外交流的新平臺。協會先后十多次邀請“臺灣高校杰出青年大陸參訪團”赴祖國大陸參訪交流,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民革參與主辦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高舉孫中山先生的偉大旗幟,以發揚黃埔精神為主線,將兩岸黃埔同學及老、中、青三代親友緊密聯系起來,傳遞共同的精神印記,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正如孫中山先生所指出,“‘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同時也說明,不論局勢怎樣發展,兩岸文化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現實是任何人、任何力量也無法改變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他還強調,“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習近平總書記還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就兩岸關系發展提出六點意見,指出“兩岸關系發展、臺灣同胞前途系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這對推進兩岸關系克難前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民革對此堅決擁護,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將一如既往發揮自身優勢,致力于海峽兩岸交流與交往,加強與臺灣人民特別是青年交往,多做爭取臺灣人心的工作,更好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共創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編輯:韓靜
關鍵詞:孫中山 民革 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