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童工”楊某朋65歲的老奶奶在茶樹叢間尋找和挖掘蟲草。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田文生/攝
“雖然窮,我們還是盡量節約,想讓小孩多識幾個字。”韋某華盯著記者的眼睛說。
在鄉鄰們看來,小學和初中階段盡管交錢并不多,但仍有一些各種名目的費用,“還是得花錢”。而外出打工,雖然未必能賺多少錢,“但過年起碼能買一件衣服”。
部分鄉親已經聽說了韋某勝成為新聞中的“童工”的事,但他們并不認為做“童工”是錯誤的決定,相反,是一個“不得不這么做”的決定,“沒辦法,要不就要餓肚子”。
“要養活這一大家人,他父親只能出去打工,他70多歲的爺爺還得去干農活。”鄉親們說,去年的行情是玉米每斤七八毛、谷子每斤一元零幾分,老人種的所有糧食“值不了幾個錢”,“現在種地基本不賺錢,年輕人還能喂牛喂馬,可是他一個快80歲的老人已經不能喂牛喂馬了”。
按照這樣的邏輯,鄉親們認為,在韋某勝的父親因為奶奶的病情而不能外出打工的情況下,韋某勝成為“童工”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鄉親們掰著手指頭介紹說,村里14~18歲的孩子出去打工的,估計有一二十人。他們并不清楚“童工”的定義,對于其中16歲以下的打工孩子的數量并沒有印象,“但可以肯定,不止韋某勝一個人”。
在交談中,鄉親們固然并不認為“讀書無用”,但對“讀書有用”的觀點也并不堅守。對于是否每個家庭都能承擔高中、大學階段的投入,以及“砸鍋賣鐵”式的投入能否必然帶來體面的工作和高收入,他們并不抱有絕對的信心,“有一些大學生也掙不到錢”。因此,對于那些成績較差、未體現出讀書潛質的孩子,這些農村的父母和甚至孩子自己,都更容易放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狀況是,“童工”家庭甚至都不認識前來招工的“老板”,也未對其身份、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等信息,進行必要的了解和核實。
當地有傳言說,曾有“童工”誤入傳銷行業。這樣的悲劇,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探訪中,貧困是顯而易見的,對很多問題的答案,卻藏在每個人的心里,沒有人說出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活的貧窮、對教育投入和產出的不同理解,讓孩子們離開了課桌,過早地在成人世界的驚濤駭浪中拉扯起自己并不結實的風帆。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