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家長的失誤首先是沒有成為孩子的數字好友,有44.7%的家長沒有在QQ上、55.8%的家長沒有在微信上、62.9%的家長沒有在微博上和孩子加為好友。
家長的第二個失誤是沒有實施有效的安全措施,61.7%的家長沒有為孩子篩選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序,67.7%的家長給孩子平板電腦時沒有約定玩的時間和內容。
第三點,家長沒有成為孩子數字媒介行為習慣的好榜樣:在孩子們的印象中,爸媽在家最喜歡玩手機。
在走訪中,記者也注意到,大多數未成年人在上網時受到父母管束,但他們普遍認為家長對自己上網有一定的規定和指導,只不過規定和指導的方式有所不同,如有的“規定時間,沒規定內容”,有的“規定時間,也規定內容”,也有的家長對孩子“沒規定,沒指導”。
對此,王四新的意見是,從家庭的角度來說,家長要控制和限制兒童使用網絡的時間,“孩子上網的時候,家長應該在家里的電腦或者其他電子系統上設置過濾平臺,或者大人和孩子使用的電子產品分開用不同的界面,讓孩子進入的界面里盡量避免一些成人內容等”。
“家長也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對其進行教育,讓孩子遠離那些不適合兒童生理或者是認知水平接觸的內容。”王四新說。
不過,家長們似乎卻是“有苦說不出”,“目前,在社會范圍內‘引導兒童安全上網’本身就是一句空話,又如何能讓家長‘引’之有理、‘導’之有據?”王斐說得很無奈。
在很多受訪家長看來,研究分析互聯網中哪些是孩子成長離不開的“利”,哪些是必須除掉的“害”,這是作為源頭的互聯網技術和內容提供者的重大責任。
對此,王四新表示認同,“平臺服務商可做的內容很多,比如建立未成年人綠色上網空間,禁止年齡過小的兒童進入到成年人的游戲平臺,還可以在后臺監測不同的數據,對青少年上網的動向要及時采取措施。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公共場所也需要采取避免青少年接觸不良信息的措施”。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