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深港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屈宏斌:
10月經濟活動數據維持穩定。單月固定資產投資微降至8.8%但仍好于預期。制造業投資放緩,房地產和基建投資較為強勁。工業生產增加值增速略低于預期,主要源自于采礦業生產的走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大幅放緩至10.0%,主要由于汽車銷量在前期高增長和去年高基數背景下明顯回落。鑒于收入增速穩定,黃金周、“雙十一”銷售表現尚佳,我們認為整體消費狀況仍舊十分穩定。經濟企穩勢頭在四季度內還將延續。
宋清輝:
“深港通”的意義主要體現在長期作用上。“深港通”有助于A股國際化,并能夠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讓人民幣通過香港交易所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貨幣,使其作為投資貨幣的規模不斷擴大,有利于其成為他國的儲備貨幣。
沈建光:
經濟數據顯示,前期寬松政策對保增長來說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剔除數據的扭曲,今年三季度經濟運行已遠遠好于去年,穩增長壓力已然減輕,但高杠桿持續、房地產資產價格泡沫化、通脹預期隱憂等新現象值得關注,需要未來政策更加向防風險與推動結構性改革傾斜,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要有所突破。
伍戈:
管理好通貨膨脹,必須持續關注供需兩方面的因素,在積極應對供給面的沖擊之時,控制好貨幣量等需求方面的因素。在出現成本沖擊(勞動力成本沖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時,應該更加注重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作為重要的短期需求管理工具,貨幣政策的關鍵是要保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在成本沖擊時期,要特別避免因持續實施刺激性宏觀政策形成成本推動與需求拉動相互強化導致的螺旋式價格上漲。
李迅雷:
為何新興經濟體的貨幣一般都會貶過頭呢?邏輯很簡單,因為相對于發達經濟體的可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而言,它們的流通性和可兌換性都差,主權信用評級也差,這好比一個是主板股票,另一個是新三板股票,前者的流動性很好,財務透明度也高,估值水平當然可以比后者高。從理論上講,風險溢價通常等于流動性溢價加上信用溢價,新興經濟體貨幣的風險溢價率較高,故超貶現象就成為常態。
張建平:
當前為應對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風險,國家進行了一定的貨幣、金融控制,這會給外界銀根緊縮的印象。其實并沒有外界想象中困難,此時去庫存、進行結構調整正是最好時機。汽車行業雖然存在產能相對過剩的現象,但是相對鋼鐵等原材料行業,去庫存壓力并不大。一般而言,企業的金融壓力除受宏觀政策影響外,最主要的還是來源于自身經營。
(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參考報立場)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深港通 人民幣 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