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聚焦“重視特殊教育”
“今天來參加這個會,學校的家長們聽說了都特別高興,幫我挑選了這件紅衣服。”在11月8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來自基層的特殊教育學校——山東省夏津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袁敬華在發言結束時說了這樣一番話。她誠懇地表示:“我要代表家長們感謝在座的領導和各位委員對特殊教育的關心!”
“謝謝你的工作,真是不容易。”俞正聲主席微笑著對她說。
不容易,這是袁敬華20多年辦學經歷的寫照,在接受采訪時,袁敬華向記者講了她的故事。
24年前,16歲的農村姑娘袁敬華高考落榜,在家干農活。有一次,她無意中看到村里一對聾啞小姐妹被小學拒收,老師將哭泣的姐妹倆趕出教室,這深深觸動了袁敬華的心。“她們也應該感受一下上學的快樂”,懷抱著這樣的初衷,袁敬華將倆姐妹領回自己家,教她們說話。教聾啞孩子發音是非常費勁的事,袁敬華就讓姐妹倆看口型摸她的脖子,一個月過去,姐妹倆終于會喊爺爺奶奶了,這給了袁敬華和她父母莫大的信心。父母將家里的廚房清理成一間教室,再找一塊木板寫上“夏津縣渡口驛鄉三屯村聾啞學校”幾個字,就開始招收殘疾學生了。
學校創辦之初的六七年,是袁敬華最艱難的日子。孩子們吃住都在她家,一個月學費是20斤麥子。家里的房間都利用起來當教室,晚上把桌子一拼就是床。學生多了住不下,正房外又蓋起偏房,搭起帳篷,袁敬華和孩子們一起住帳篷里。后來,當地政府幫她解決了困難,蓋了20間房子作為辦學之用,接著,學校又搬到了縣城開發區,在政府和社會的多方資助下,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漸漸好起來。
“學校有多少在校生?多少名老師?當地政府有沒有一些相關優惠政策?……”俞主席關切地問。“截至昨天,是756名學生,172名老師。”袁敬華對學校的情況稔熟于心。現在,她的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涵蓋學前教育到高中各個階段,2/3以上來自農村。袁敬華說,學校的老師是向全社會招聘的,招人難,工作起來更難。“一個簡單的詞,老師們要教上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久而久之,老師都變得‘啰唆’起來,平時說話也不自覺地喜歡重復。”袁敬華告訴記者,有的老師還出現了抑郁傾向。
不過,袁敬華對自己的學校充滿信心。“在來這個座談會之前,我在學校開了個家長會,家長們都很受鼓舞。國家能關心我們特殊教育,關心殘疾孩子的人生規劃,我們的春天就不遠了。”
也正是因此,家長們給袁敬華提了一個小建議:“穿一件紅衣服!”(謝靚 王卓)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重視特殊教育 義務教育 特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