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城市落戶能不能道德先行
10月24日,上海市人保局網站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名單,市民發現疑似有過醫鬧行為的一名女教師欲落戶上海,遂向媒體和人社部門反映情況。目前,事件已在網上持續發酵,不少醫務人員和市民都表示難以接受有過如此行為的人享受落戶政策。
反對這位教師落戶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不想“與惡為鄰”。正如女作家六六在微博中表示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控制情緒,竟然把醫生鼻梁骨打斷打到人家尿失禁,她縱然書教的再好,又如何育人呢?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過激行為得不到懲戒,社會就亂了。”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孟母三遷”,對于現在很多人來說,不具備遷徙條件,那就運用手中的“遙控器”,對于不喜歡的鄰居說“不”。
不要小看這種“投票權”。上海市居住證申辦辦法第五條的申辦條件中明確規定,無違反國家及本市計劃生育政策規定行為、治安管理處罰以上違法犯罪記錄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為記錄。什么叫“其他方面的不良行為記錄”,并無明確解釋,這也留下了一大懸念,如果最終解釋認為醫鬧行為屬于“不良行為記錄”,那這名女教師就很有可能因為當初的沖動而不得落戶;反之,如果最終解釋不指向醫鬧,那這位女教師也就最終逃過一劫。
但不管如何,這一事件還是給人帶來了深刻啟示。這位女教師一年前的一個沖動,竟然在很多人心中生下了根,這大致能夠說明,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道德“黑名單”,記錄著人們對于城市的希冀。這也提醒所有人,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的言行,任何一個不文明舉措,都有可能成為人生的“絆腳石”。
這一女教師在落戶中遇到的矛盾,反映的一點,就是城市落戶能不能道德先行。其對應的一點,就是作為城市的主人,市民對于自己的城市有沒有話語權,能不能選擇自己的鄰居;表現為人們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夠表現得更有道德,希望自己的鄰居能夠更講文明。當然,這位女教師的最終命運,還有待對“不良行為記錄”的解釋,但不管如何,這種市民對文明和道德的向往,還是值得正視的。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落戶 城市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