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兩年來文藝新氣象巡禮
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祛浮躁降虛火揚清風正氣
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兩年來,文藝工作者社會責任感不斷加強,思想水平、業務水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祛浮躁、降虛火、練內功成為共識,風清氣正的文藝生態正逐步形成。
德藝雙馨是文藝工作者的人格之本、事業之基。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文藝工作者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崇高的藝術追求,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制定《2016—2017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訓工作規劃》,對全國約13萬文藝骨干進行培訓;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深入實施,廣大文藝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
“文藝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千千萬萬的受眾,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是藝術工作者畢生的追求。”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的話傳遞出文藝工作者共同的心聲,名家明星有知名度更要有公信度,公眾信任、社會認同方是根基。
加強行風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引導文藝工作者牢記為民族鑄魂魄的文化使命,實現修身與創作共進、人品與藝品齊升。閻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分別到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央電視臺等單位作巡回報告,大家被這位“紅心向黨、追夢筑夢、德藝雙馨”時代楷模的品格與風骨深深感動,紛紛表示:“學習閻老,丹心向陽,把對黨的忠誠融入創作,滿腔熱情為信仰而歌。”去年受到表彰的54名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展現出良好形象和正氣新風;曲藝、音樂、攝影、書法等文藝家協會相繼推出從業人員行為守則和自律公約,加強正面教育引導,開出負面清單。同時,越來越多社會團體與演出公司簽訂《禁毒承諾書》以凈化演藝界隊伍,多地通過制定行業規范、修訂法規等辦法,對“劣跡藝人”說不。
在正能量的文藝發展主流中,出現低俗、媚俗、庸俗的雜音,一個重要根源在于忽視社會效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中辦、國辦出臺文件對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提出明確要求后,北京、天津、內蒙古、吉林等16個省區市正式印發相應實施意見;按照“社會效益指標考核權重應占50%以上”要求,北京、上海、江蘇、重慶等地完善了國有文化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及薪酬管理辦法。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在每部作品主創人員的選擇上,都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立人格、講品位、重藝德。中南傳媒集團公司對直接涉及內容生產單位的考核,突出強調社會效益、減輕經濟指標要求。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以“黨建+”為統領,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國有文化企業的示范帶動,使重視社會效益、社會責任成為更多文化單位的自覺行動。
聚力繁榮創作,努力實現從“高原”到“高峰”的突破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文化市場可謂暖意融融。來看一組數字:今年電影票房超過380億元,比去年同期凈增20多億元,觀影人次目前超過11.2億人次;2015年京昆和地方戲演出65萬多場,比上年增長近兩成;《人民文學》《當代》《十月》等文學期刊發行穩中有升……
旺盛的文化消費,正是文藝創作活力迸發的生動寫照。兩年來,在勇攀“高峰”的征途中,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質量、提升品質,努力把藝術的觸角伸向廣闊的時代,讓人民群眾成為文藝作品的主角,張揚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推出越來越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受到人民群眾喜愛和歡迎。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體現在創作之中,保持對歷史的尊重和敬畏,一批有著強烈家國情懷的作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奏響文藝紀念抗戰的強音;由孟冰編劇,于魁智、朱強、李勝素領銜的現代京劇《西安事變》,獲觀眾盛贊“那種大口呼吸英雄氣的感覺非常過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重點影片《大火種》《老阿姨》贏得觀眾好評,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海棠依舊》《三八線》在央視熱播,收視飄紅;不久前上映的《我們誕生在中國》等影片口碑不俗,專家認為“開辟出中國電影美學新的可能”。
把握時代需求,深化中國夢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一批具有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作品,聚焦時代主題,書寫人民記錄時代。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實至名歸,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這邊風景》、李佩甫《生命冊》、金宇澄《繁花》、蘇童《黃雀記》5部獲獎長篇小說,被認為反映了近年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思想高度、藝術水準。劇作家李莉創作的滬劇《挑山女人》改編自一位女挑夫的真實故事,許多觀眾流著淚贊“走情走心走人物的好戲”。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來,“文化+”跨界融合的創新模式表現十分搶眼。網絡文學、網絡音樂、微電影等新興文藝類型發展有聲有色,2015年底,《瑯琊榜》作為脫胎于網絡文學的影視作品摘得“飛天獎”。文化與科技融合不斷加深,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等更廣泛地應用到影視游戲動漫等制作中,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以高科技手段營造出亦真亦幻的視聽效果,給海內外觀眾留下難忘印象。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一批以“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的作品注重傳承和創新,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上海昆劇團連續4天把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牡丹亭》首次整體搬上舞臺,是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以來取得的最新成就。
在世界文藝舞臺上,中國式審美留下越來越多驚艷身影和深刻印記,喚醒更多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去年,京劇名家張火丁登上紐約林肯中心,成功演出全本京劇《白蛇傳》《鎖麟囊》;今年10月,河南豫劇院的豫劇《程嬰救孤》赴美國舊金山、洛杉磯和好萊塢演出;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50余種作品被國外譯成多種語種出版;中英聯合攝制的大型紀錄片《孔子》被認為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探索……
“文藝工作座談會之后,一個明顯的轉變就是創作的民族性、主體性更強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開始成為作家藝術家共同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說。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今天的中國文藝,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調推進中,以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為崇高使命,以高度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凝聚全社會共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習近平 文藝工作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