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長征在湖南:沖破第三道封鎖線
一枚硬幣見證紅軍嚴明軍紀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白石渡老灣村村民鄺日皓講述蘇區硬幣的來歷。
如果紅軍根據最初的戰略計劃,從南線突破粵軍的封鎖,到達湘西,與紅二、六軍團匯合,湖南或許會成為長征的目的地。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中兩度進入湖南:先在湘南地區縱深挺進,突破了國民黨軍在粵漢鐵路布下的第三道封鎖線。血戰湘江后,又出廣西再入湘西南,在通道縣召開緊急會議,放棄了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方針,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從而挽救了紅軍。
紅軍的“第一軍規”同樣誕生于湖南。長征途中,這支人民的軍隊一直恪守嚴明軍紀,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擴充兵力,壯大了隊伍。今年7月,記者隨廣東省“重走長征路”聯合采訪團走進湖南,探訪長征路上的舊址,傾聽親歷者與繼承者述說當年的故事。
長征新史
粵漢鐵路:在此滅敵破封鎖 擴充紅軍兵力
在湖南宜章縣白石渡鎮的重山碧嶺間,京廣線省界鐵路橋穿城而過,每天南來北往的火車不分晝夜呼嘯而過。幾百米開外,民國時期的南北交通動脈粵漢鐵路,只余下零星幾段布滿碎石的鐵軌、舊橋隧和廢棄車站。兩條鐵路,仿佛兩個時代的守望,共同勾勒出宜章“咽喉要道”的獨特地位,也成為長征在宜章縣的標志物之一。
湖南宜章縣白石渡,地處“楚尾粵頭”,自古就是中原與嶺南通商的“楚粵之孔道”,兵家必爭之地。1934年,紅軍長征在此突破了國民黨軍設在粵漢鐵路的第三道防線。當時,160多名鐵路工人加入紅軍隊伍。
據當地黨史專家顏寶林介紹,1934年11月10日,在周恩來、劉伯承的指揮下,紅一軍團的紅一師三團在宜章白石渡江邊古渡口一舉殲滅了湖南省保安部隊扼守在此的兩個連,消滅全副武裝的200多名敵人,為全軍順利通過粵漢鐵路掃清了主要障礙。
舊貌新顏:山中小鎮變身湖南“南大門”
作家蕭鋒在《長征日記》中曾寫下,攻占白石渡后,周恩來非常高興,告訴戰士們:“你們別看這是個小鎮,它可是敵人第三道封鎖線的重要支撐點。”
宜章古稱“楚粵之孔道”,是南下廣東的“咽喉”要道。如今,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云,紅軍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不僅滋養著老區人民的心靈,也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曾經一段時間以來,南來北往的車輛,都要途經宜章縣。正是由于特殊的地域環境,使宜章成為全國超限超載“重災區”。一向被人看好的交通優勢,卻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難言之隱”。
近年來,宜章縣下猛藥、用重典。終于在近幾年,收獲了成效。如今,這座被群山包圍的城鎮,隨著道路的通暢,成為湖南的南大門。而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粵漢鐵路,則變身白石渡一帶工廠運送貨物的“支線”。
在基礎交通方面,廈蓉高速、衡武高速、宜章大道、G107西繞城線、黃莽公路等相繼建成通車,宜章縣形成了“兩縱兩橫”高速公路網、“四縱一橫”國省干線公路網和“蛛網式”農村公路網。
長征故事
一張紅軍借據 60年后兌現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借東西要還”、“買賣公平”……1928年4月,毛澤東在湖南省桂東縣沙田墟正式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后發展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紅軍歷史上被稱為“第一軍規”。雖然并非在長征期間頒布,但“第一軍規”卻為長征中的人民軍隊指明了方向。而對于紅軍嚴明的軍紀,長征路上的老百姓同樣深有體會。
在湖南汝城縣檔案館,一張邊緣部分幾乎被蛀蟲蝕掉的借據復制品,安放在陳列室里。借據上用工整的毛筆字寫著:“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五擔,生豬三頭,重量五百零三斤,雞一十二只重量四十二斤,此據。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具借人葉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這張借據的來歷,官亨村村支書胡炳燈說,要從他的叔公胡四德講起。1934年11月,紅軍長征經過延壽瑤族鄉官亨村。當地瑤民聽說有軍隊來,害怕打仗,紛紛拿著糧食躲進山里。
族老胡四德悄悄下山喂豬,發現紅軍進村后,并沒有闖進農戶家,而是在宗祠、學校旁的巷道扎營,心里隱隱覺得這支軍隊與以前到村里的軍隊不同。紅軍告訴胡四德:“我們是老百姓的隊伍,不會拿老百姓的東西,讓老百姓下山吧。”
經過幾天的觀察,胡四德看到紅軍們每天只吃烤土豆,心里難受。于是,他號召村民為紅軍捐糧食。第二天,在胡四德帶領下,從各家各戶籌集到的105擔稻谷、3頭生豬、12只雞送到了部隊司務長葉祖令手中。紅軍離開時,葉祖令寫下了這張借據給胡四德,并蓋上了自己的印章,鄭重地交給胡四德,告訴他今后可以兌換借據。
不過,胡四德從來沒有跟家里人提過這張借據。直到1996年,他的孫子胡運海在家準備砌新灶臺時,才從灶臺的磚里發現了它。2006年后,汝城縣政府按照當時的物價,兌現了1.5萬元的“還款”。但胡運海并沒有將這筆錢據為己有,而是拿出其中的1.3萬余元,用于村里小學的建設。
老村民一直保留蘇維埃硬幣
在宜章縣白石渡老灣村,一枚紅軍硬幣的故事同樣見證著紅軍的鋼鐵紀律。幾年前,老灣村發掘紅色旅游,65歲的村民鄺日皓拿出家中珍藏了近80年的這枚硬幣,雖然面值僅兩角,卻由于是當年紅軍在村里駐扎時使用過的,鄺日皓一直當作“傳家之寶”珍藏著。
這枚蘇幣上,正面寫著面額為:貳角,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公歷一九三二年,背面則畫著一枚黨徽,并標注了兌換原則:每五枚當一元。鄺日皓說,這枚“傳家之寶”是母親留給他的。
據黨史專家顏寶琳介紹,當年,紅軍在白石渡老灣村尾的小學堂里,設立了臨時銀行,收回紅軍在當地購買物資時使用的蘇維埃鈔票,并按比例兌換成“硬通貨”銀圓,以免讓村民蒙受損失。“紅軍離開村子后,蘇幣就沒法用了,所以紅軍特別設立銀行兌換銀圓,老百姓無不稱道,贊賞紅軍是咱老百姓的軍隊。”據了解,1932年7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首批國幣正式開印。在長征途中,紅軍仍然使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的錢幣來購買日用品等,當紅軍從不同的陣地轉移時,會跟所在地區村民以1:1的面值,把紅軍的錢幣兌換成當時廣泛流通的銀圓。
鄺日皓說,母親當年為何沒有兌換銀圓,自己也不清楚。直到有一天,不識字的母親找到蘇幣,問他上面寫了什么,他才知道家里有這么一枚特殊的硬幣。
傳承者
一處紅軍墓 三代人堅守
在湖南嘉禾縣甫口村,村口的赤珠嶺山腳有一處紅軍墓,葬著34位紅軍戰士的遺骨。在這里,彭家祖孫三代接力為紅軍守墓的故事流傳已久,至今已82載。彭子文的爺爺彭助立、父親彭作恭都是“守墓人”,輪到了彭子文,故事講到了第三代。至于下一代,59歲的彭子文坦言,不強求兒子回鄉守墓,但令他欣慰的是,兒子答應他會繼續傳承,只要有空就回來打理墓地。
1934年11月17日,中央紅軍“紅星”縱隊后衛部隊渡過鐘水河向藍山土市方向前進,經過甫口村時,與國民黨部隊相遇,正面交鋒在所難免,戰斗從早上9時一直打到中午12時。次日,年僅9歲的彭作恭在父親彭助立的帶領下來到赤珠嶺。只見犧牲的紅軍尸體,身上都被鮮血染紅。年幼的彭作恭很害怕,父親卻說:“有什么好怕的,他們都是紅軍,是人民子弟兵,來救我們老百姓的。”于是,他帶著兒子把這34具遺骸合葬了。
因國民黨的軍隊還未離開,掩埋之事只能悄然進行。彭助立從附近河里找了塊造型特殊的紅色鵝卵石,放在墳上做記號,打算來年能夠上墳祭拜。就這樣,一個不起眼的紅軍土墳悄然出現在赤珠嶺山腳下。
彭助立離世后,彭作恭擔起了守墓的重任。1975年,墓地仍只是個小墳頭,連塊石碑也沒有,如何讓后人瞻仰?于是,彭作恭決意給紅軍烈士立塊碑。為此,他甚至“冒犯”了先輩,差點得罪了一眾親人。彭子文回憶,那時父親的工資不高,根本沒有余款立碑。他思來想去,向族兄族弟提出把自己祖父墳前的墓碑挖出來換做成紅軍烈士的墓碑。在他的反復勸說下,親人總算被說動了,石碑立了起來。他還把祖父墓碑上的碑文改寫成了“紅軍烈士永垂不朽”。之后,他又組織甫南中學的師生,在紅軍墓周圍栽種了松柏,并在往后每年的清明節,組織師生前來為紅軍烈士掃墓。
2013年,彭作恭離世。他定居長沙多年的兒子彭子文,為了守墓,最終選擇回到家鄉。
彭家祖孫三代,見證著這座紅軍墓,從一個小墳包、到一塊簡陋的石碑、再到如今松柏環繞的紅軍墓;也見證了通往紅軍墓的路,從羊腸小道,到石板路,再到現在的水泥路。墓在變,路也在變,但守墓的彭家人始終都在。記者申卉 通訊員/嚴俊偉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硬幣 紅軍嚴明軍紀 紅軍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