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知識講堂>玉石紅木玉石紅木
玉石鑒定證書:憑證還是陷阱
玉石,因其兼具裝飾性與收藏性的特征,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常見的傳統收藏品。然而,在購買玉石時,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鑒別出玉石的好壞與真假,普通大眾多數情況下只能聽取賣家的介紹和建議。在這個證書滿天飛的時代里,商家抓住外行消費者容易輕信證書的心態,表示會給消費者出具相應的玉石證書,讓消費者認為擺在自己眼前的是經過權威鑒定的上好玉石,于是心甘情愿地買下。那么,在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下,商家是如何利用鑒定證書來忽悠消費者的呢?這張注明A貨的鑒定證書究竟能證明什么?
商家靠證書哄抬價格
隨著人們對玉石的喜愛與收藏興趣提升,玉石的價格也在不斷高漲,各類價格從高到低的玉石在市場上隨處可見,玉石市場也成為商人撈金的聚集地。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市場中各類玉石造假手段層出不窮,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玉石數不勝數。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在沒有能力鑒別玉石好壞的情況下只能抓住收藏證書這根“救命稻草”,然而這根所謂的“救命稻草”真的能證明什么嗎?還是成為商家哄抬價格的工具呢?
此前有報道稱,長沙的陳女士花2萬元在廣州某珠寶展上買下一個和田玉手鐲,并在手鐲還擺在展柜里時拍照留念。回酒店后,陳女士拿出剛買的手鐲把玩,竟發現手鐲鑒定證書上的編號和展柜上的標簽貨號不一致。第二天,陳女士回到展會向銷售員討說法,然而銷售員并沒有給出令陳女士滿意的答復,而是從一個塑料袋里翻出了一份編號與其購買的和田玉貨號相符合的“證書”,并在展臺角落里拿出了一小塊和田玉,作為贈品送給她。這更加引起了陳女士的懷疑,難道和田玉也能隨便贈送?回到長沙后,陳女士翻出多年來收藏的各類珠寶,逐個撥打鑒定證書上的電話,然而,陳女士的24張鑒定證書上只有4個電話號碼是能夠撥通的。
陳女士的遭遇并不是個案,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商家靠鑒定證書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層出不窮,甚至有珠寶店員明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鑒定證書是可以自己印的,甚至在淘寶上只要花上很少的錢,商家就可以為你“量身打造”鑒定證書。
針對這些亂象,潘家園舊貨市場總經理師俊超表示,市場上的“證書亂象”行為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虛假證書。許多鑒定證書上所標注的鑒定機構系偽造或盜用某知名鑒定機構的名稱,商家會讓消費者掃描鑒定證書上的二維碼或者網址查詢鑒定證書編號,讓消費者認為該證書在網上可以查證。第二類是真正由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該證書標注所鑒定玉石的品種及A貨,但這不足以成為商家靠著A貨的鑒定就隨意抬高價格的憑證。
證書只鑒真假不鑒好壞
所謂玉石的優劣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現實中無論是權威的鑒定中心還是有經驗的老玩家,都沒有定量最客觀的科學尺度,他們用自己的肉眼和經驗辨識玉種的優劣,而非人們想象中的精密儀器。當然,鑒定機構也會有相應鑒定玉石的設備,但鑒定設備僅作為鑒定的標尺,而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在鑒定的過程中往往先由儀器鑒定,再由有經驗的鑒定師進行最終的鑒定。在鑒定儀器無法做出判斷的情況下,鑒定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師俊超表示,只要是經過國家審批的鑒定機構,都具有鑒定的權利和資質,國家每年都會對其進行審核和復檢,導致現在市場上魚龍混雜的原因,不在于鑒定機構是否權威,而在于鑒定師是否受利益誘惑,夾雜了“利”的情感進去。
相對而言,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北大寶石鑒定中心以及省檢測中心會比小的鑒定機構更加嚴格。比如碧璽,小的鑒定機構只會注明是碧璽,而大的鑒定機構則會在備注中注明充填或是局部閃光效應。
在很多人眼中,只要鑒定證書為真,玉就一定是好玉,其實不然,鑒定證書上所注明的A貨只能證明這是一塊天然的、沒有經過人工處理的玉石,并不能證明是一塊好玉。玉石的A貨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在市面上,所謂的A貨玉石,價格區間低至幾十、高至幾千萬元。而商家也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使外行的消費者落入早已設定好的圈套。商家還利用名稱上的混淆欺詐消費者,眾周所知,和田玉是玉石中的精品,狹義上的和田玉指的是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籽料”聞名于世。而廣義上的和田玉范疇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是被冠名的一類產品的名稱,包括青海料、俄料和韓料。但是這些玉石跟高端羊脂玉相比,在價格上相差萬倍。而在鑒定證書上卻只體現種類,不標明產地。商家利用證書的這一特點,隨意抬高價格,蒙騙消費者。
對于寶石來說,應具有三大要素,即美麗(顏色艷麗晶瑩)、耐久(質地堅硬耐磨,經久不變)、稀少(產量較少)。在師俊超看來:“玉石的質量和稀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玉石的價格,這個目前來說在鑒定證書上是沒有體現的,玉石價格的評估是對于稀有度的一種界定,國家還沒有放開對這一類的認定,對于百姓來說,評估會更難,因為價格的問題需要權衡市場。”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玉石鑒定證書 憑證 陷阱 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