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逼人關微博的網絡暴力該收手了
9月23日,藝人井柏然在微博中分享圖片,宣布自己將停用微博,并已對非好友用戶關閉了評論功能,而他之前的微博評論功能是向普通用戶開放的。(9月25日中國新聞網)
逼得井柏然關閉微博的,是藝人喬任梁過世后各種風起云涌的網絡暴力:爆料的,謾罵的,不堪入耳。謠言說得有鼻子有眼,道德暴力玩得有聲有色,可是,除了躲在ID背后放冷箭的暗爽,你連還手的對象感都找不到。
藝人英年早逝又備受痛苦折磨,挺遺憾、挺惋惜的。但一些網友的留言卻讓人無法直視:比如陳喬恩和趙麗穎因為沒有發微博悼念被罵得很慘;在微博上,蔡少芬過生日、蔣欣吃碗面也要被罵,原因是“我們這么傷心你怎么可以像沒事一樣”……微博上的一張圖,幾個字,不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何況,明星的不少微博,還是公司或幕后推手在打理。不發微博,不代表不悲傷;反過來也是一樣,微博上跟淚人似的,也不代表真的就傷心到位。因為沒有表態、沒有站隊,或者表態站隊讓鍵盤俠們不滿意,最后關閉微博或關閉評論的,當然不只是井柏然一個。再往前,沒有微博的時候,從阮玲玉到張國榮,好像也是這么過來的。
明星當然不是非要玻璃心,責不得、罵不得。這里其實有兩個層面:第一,名人與明星,對待輿論場要有抗壓能力,這就跟官員讓渡私人權利以獲得公共權力的道理是一樣的。為官者,8小時之外也要受監督。作為名人明星,獲得了更多輿論和社會資源,也要謹言慎行。動不動就跟網友互撕,不僅掉身價,也容易掉市場掉粉。就像范冰冰說的八字真言,“萬箭穿心,習慣就好。”第二,明星要有忍耐力,但不等于網絡就可以成為屠宰場。如果大家都喜歡帶著面具去噴別人,這個烏煙瘴氣的網絡,恐怕遲早連噴子們都會覺得活不下去。網絡暴力雖然不是拳腳相加血肉相搏、雖然只是借助網絡虛擬空間用語言文字暗箭傷人,但是,它的殺傷力是不容小覷的,輕則抑郁、重則死傷的故事也不算少見。
網絡暴力不是中國式問題。美國獨立民調機構2014年的一份調查,每10個網民中就有4人遭遇過某種形式的網絡騷擾,近五分之一互聯網用戶遭遇過嚴重的網絡暴力。英國也有一份統計數據,每5個孩子里就有一個曾受到網絡欺凌。但面對網絡暴力,講道理是不夠的,關鍵還是法律得“藥不能停”。早在2008年底,美國國會通過了《網絡欺凌預防法案》。韓國《電子通信基本法》也有嚴苛的罰單。于此而言,立法或執法,不能“心太大”。但愿藝人過世就逼著整個娛樂圈全體悲傷的鬧劇,不要再上演了,也但愿網絡暴力不要繼續撒野在法外之地。(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絡暴力 井柏然 關微博 喬任梁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