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瀏陽河畔山區:停辦村小再次響起上課鈴聲
時值開學季,位于湖南瀏陽河畔的瀏陽市中和鎮雅山村,村民們一大早就帶著自己的小孩來村里新建的雅山小學報到。
干凈的校園、明亮的教室、全新的課桌椅……村民們一走進校園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拍照。“這里的條件都趕上城里學校了。”村民張桂說。
“叮鈴鈴……”隨著上課鈴聲響起,這所已停辦近20年的雅山小學再次啟用。喜悅洋溢在每個學生與家長臉上,洋溢在村莊的每個角落。
“再也不用早起去外地上學了。”張皓聞是雅山村的一個學生,以前,他每天早上6點多就要起床到6公里外的旸谷小學讀書,如今在家門口就有條件很好的學校。“學校很漂亮,上學很方便,我會在這里好好學習的。”
村民楊倫輝說,本來已幫孫女聯系好城里的學校,但看到村里的小學重建后啟用,而且條件大幅改善,還是決定把孩子放在家門口讀書。“接送方便,孩子也不折騰,兩全其美。”
在嶄新的跑道上,一群孩子手牽手,開心地奔跑著。但誰能想到,這所現代化的小學,在過去20年里卻是一片荒涼。
雅山小學原來只開設1-4年級,學生少的時候只有七八十人。因為生源減少,再加上校舍陳舊,學校不得不停辦,學生也只好到鄰村去上學。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到鄰村上學,一些孩子不得不走山路,辛苦不說,還有安全隱患。
雅山村的孩子和村民,一直期盼村里有一所新學校。
隨著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教育領域,瀏陽市下決心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雅山村停辦的小學也迎來了重生。據雅山小學校長張暉文介紹,得益于教育精準扶貧,不到一年時間,總投資達900萬元的雅山小學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園面積是老學校的兩倍多,硬件、軟件設施顯著改善。
“新啟用的學校,開設了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解決了全村近200名孩子就地上學的問題,免于上學路途的奔波。”張暉文說。
在瀏陽市,與雅山學校一樣新建投入使用的村小,還有凰崗小學、石灣小學等一批“省級貧困村”學校。 瀏陽市教育局計財科負責人屈求知介紹說,瀏陽作為山區,地域廣、人口多,省定貧困村有33個,建檔立卡貧困學校有37所。今年以來,瀏陽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將貧困村學校標準化建設作為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一些停辦的村小在根據實際情況評估后重建使用,方便孩子們就近入學。校舍差、師資弱的小學,則按照標準化學校進行改造。
據記者了解,瀏陽市今年投入2776萬元對8所省級貧困村學校,按標準化學校建設標準進行新建或改造,赤馬小學、慶儀小學、山田小學、晨光小學等學校的運動場、功能室、教師宿舍等均得到全面改造。2017年,瀏陽市還將安排8296.5萬元,完成其余29個省貧困村學校建設項目。兩年內,投入貧困村學校建設資金達1.1億元。
重建停辦村小、改造農村校舍的背后,反映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有著農村生源開始回流的現實。
當年,不少村小停辦,主要是因為當地生源急劇減少,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導致子女向城里流動就學。如今,農村經濟社會已發生巨大變化,加之城區學校“大班額”情況日益突出,讓農村學生產生了回流的想法。
根據瀏陽市教育局摸底調查,2015年,該市小學生從城市回流到農村的人數超過1000人。今年該市各年級學生共比去年新增近5000人,其中農村新增學生4200人。
瀏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村民和學生對優質學校的期盼,凸顯了教育扶貧仍需努力推進,只有當城鄉教育資源逐步均衡,農村孩子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下一步,當地將大力實施扶貧雨露工程、強師興教工程、質量提升工程,努力實現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惠及每一個老師、溫暖每一個家庭的扶貧目標。(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瀏陽河畔山區 停辦村小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