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人民幣重拾跌勢提供結匯良機
在人民幣雙向波動可能加劇的情況下,應綜合考慮匯率與利率因素對企業財務效益的影響,過度押注人民幣貶值并非上策。
周一(22日)央行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高開441個基點,雖然略顯觸目驚心,但完全符合“參考一籃子貨幣”+“參考收盤價”的雙參考定價原則。其中上周五6.6500的收盤價貢獻了289個基點,一籃子匯率波動貢獻了152個基點。與中間價高開相比,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元后市升值空間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
受美聯儲2016年加息預期降溫影響,7月下旬以來美元跌勢較為兇猛。8月18日,美元指數最低觸及94.08,較7月25日97.57的近期峰值下跌約3.6%。2014年以來,每當美元出現趨勢性下滑危險,美聯儲必然積極釋放加息言論,引導市場做多美元,這次也不例外。
面對“跌跌不休”的美元,美聯儲官員從8月16日開始對加息前景發表積極言論。最有代表性的表態來自美聯儲副主席費舍爾和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前者表示“美聯儲正接近達到充分就業和2%的通脹目標”,而后者則明確表示“美聯儲九月存在加息可能”。隨著美聯儲官員的積極表態,美元指數也在8月18日止跌,并快速反彈至95附近。
本周五(26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將在全球央行行長年會發表講話,雖然耶倫很難對加息時點給出明確暗示,但只要耶倫對美國GDP、就業和通脹等核心數據發表了相對樂觀評論,就可能繼續刺激市場加息炒作,從而提振美元。
而在“參考一籃子貨幣”定價規則下,美元走強將直接增大人民幣貶值壓力。此外,在境內結售匯市場仍處逆差的格局下,人民幣即期匯率本身也存在內生的貶值傾向。一旦美元升值和境內結售匯逆差二者形成合力,“參考一籃子貨幣”和“參考收盤價”兩個定價規則將共同對人民幣施加貶值壓力,6.70的前期低位可能再次遭遇挑戰。
2015年7月以來,銀行結售匯已連續13個月維持逆差。貶值預期揮之不去,導致企業結匯意愿低下是重要原因。雖然推遲結匯可能給企業帶來更高的匯兌收益,但也并非毫無風險。舉例而言,剛剛過去的7月,在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均值為6.6676,最高觸及6.7030,均為年內峰值,是較好的結匯時點,但大量企業錯失良機。7月銀行代客即期結匯規模(扣除遠期合約當月履約數據)僅為946億美元,同比下滑21%,環比下滑15%。遠期結匯簽約規模下滑更大,僅為44億美元,同比下滑72%,環比下滑47%。
盡管人民幣存在進一步貶值可能,但經歷了長達兩年半的震蕩貶值,人民幣后市貶值空間大概率將有所下降,而雙向波動的頻率有望明顯提高。企業長時間持匯待售,一方面可能在人民幣的反復波動中不斷錯過結匯好時機,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利率遠低人民幣,企業將承受較高的財務成本。特別是對短期內有人民幣需求的企業來說,在符合企業盈利底線的前提下,抓住人民幣貶值時機積極結匯是較為穩妥的策略。
總體來看,8月下旬人民幣有進一步貶值的空間,這為短期內有結匯需求的企業提供了較好時機。在人民幣雙向波動可能加劇的情況下,應綜合考慮匯率與利率因素對企業財務效益的影響,過度押注人民幣貶值并非上策。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利率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