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泉州人千余年前就過七夕
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近日,泉州一位收藏者向記者展示了一枚清末珍稀火花(火柴商標)——“雙星七夕圖”,以及一枚早期火花“七巧”。這兩枚珍貴的火花體現了七夕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而五代時安溪縣令詹敦仁所作《牛女夜有感》一詩,更是證實泉州人早在千余年前就在過七夕節了。
清末火花“雙星七夕圖”
早期“七巧”火花——牛郎與織女鵲橋相會
清末火花現牛郎織女
“雙星七夕圖”火花中,鵲橋上,織女長發飄逸,牛郎邊上有老牛相伴,畫面生動。據介紹,這一枚古火花為清末時遺留。
另一枚“七巧”火花,則為早期上海大明火柴公司制造,畫面上,織女衣著樸素,立于鵲橋上,牛郎背著斗笠,雙手拱立,邊上有一頭牛。
泉州民間有個有趣的說法,就是七夕過后,你看喜鵲頭部皆禿頂,原因是牛郎牽牛過鵲橋,牛蹄子蹂踏喜鵲頭頂所致。
天文愛好者稱,天上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僅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實它們是永遠不會相會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達16光年之遠。每年的七月初七,半個月亮正好漂在了銀河的附近,月光使我們看不見銀河,古人便以為這時天河消逝,牛郎織女相見了。
古詩證泉州七夕歷史
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泉州人就在過七夕了。
七夕乞巧據說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古代文獻中最早關于七夕乞巧的記載。
五代時,安溪縣令詹敦仁(公元914—979年)作《牛女夜有感》一詩:晚風霽雨一天秋,山共云齊眼界浮。牛女年年分兩岸,鵲橋袞袞自西流。
據悉,詹敦仁是安溪開先縣令,拓疆置縣,政績斐然。他還是安溪詹氏始祖。詹敦仁曾留下品茗佳句:“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競日款談玄。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卻是禪。閑掃白云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
泉州七月初七民俗多
這兩天,街市上常見有人叫賣成串的七娘媽花,或售賣“七娘媽轎”。用竹篾扎成的七頂小轎子并成一排,被稱為“七娘媽轎”,與之相伴出現的,還有同樣用竹篾扎成的“亭子”,被稱為“七娘媽亭”。泉俗視“七娘媽”為婦幼保護神,七月初七是其神誕,有小孩的泉州人家通常要買七娘媽轎和七娘媽亭,因為閩南有兒童拜“七娘媽”為“契母”(閩南語義母的意思)的習俗。
七夕的食俗有吃糖粿等,糖粿中間凹進一小孔,像極臉上笑意盈盈的酒窩。
過去,泉州女子會在一大早,把準備好的胭脂、香粉和花束等用絲線扎捆,然后扔上屋頂,好讓喜鵲銜去給七仙女梳妝打扮。另外,還要用紅紙包一些糯米,用以犒賞喜鵲傳遞香花脂粉和晚上搭橋之勞。南安有的村莊,每年過七夕,要讓孩子到田間地頭,摘取七種顏色的野花帶回家。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過七夕,小孩有新衣穿。
泉州民俗專家認為,“七”在泉州民間是一個吉祥數字,兩個“七”,當然更完美了。在古代,別的地方往往建八個城門,而泉州則建七個城門。
編輯:陳佳
關鍵詞:泉州人 千余年前 就過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