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各國專家“會診” 如何當好美術館藏品的“醫生”
不久前,電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意外“走紅” ,讓人們感嘆文物修復師悉心專注于一幅畫、一件物的“工匠精神” ,也引發人們對文物收藏、修復領域的更多關注。7月至9月,由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國美術館主辦并實施的“國家美術藏品保護與修復示范項目”在北京舉辦。作為整個項目的核心內容,圍繞國家美術藏品保存修復的國際研討會也于近日在中國美術館召開,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針對美術藏品的保護與修復展開了討論。
專家為美術藏品全色
>>美術館也是藏品的“醫院”
“收藏是博物館、美術館的核心職能之一,也是這些機構得以開展公共教育,使人類文明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的重要基礎。只有讓藏品以健康的面貌和安全的狀態展示,才能讓它們更好地、持續性地呈現出人類智慧與情感的光輝,發揮出美術藏品應有的價值。 ”研討會上,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如是說。他表示,近些年來,中國文化部立項并實施“國家美術收藏工程” ,試圖使國家美術收藏體系更加完備,充分發揮其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美術藏品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就是該工程的重要內容,正在開展的“全國美術館藏品普查”工作中,也包括對藏品保護狀況的普查,全面記錄當前美術藏品的完好程度、保護修復信息等。未來還將在此基礎上,通過設立“美術館藏品保護與修復示范中心”等方式,加強藏品的科學保護與修復,以及建設國家美術藏品檔案及數據庫,研究制定國家美術收藏規劃和指導目錄,制定國家美術收藏政策和法規。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修復工作就像醫務工作一樣神圣而重要,預防性保護和日常養護正像我們的身體需要鍛煉和保養,一旦生病,就需要進醫院治療乃至動手術,所以,從事藏品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專業人士就是藝術品的“保健醫生”和“手術醫生” 。面對藝術藏品,需要建設設施精良、人員齊備、技術過硬的“藏品醫院” ,讓這些作品以最為健康的面貌展現在公眾面前,讓它們真正發揮“活化”功能與審美教育的功能。“任何藝術品都是通過物質材料的載體而體現創造的智慧、體現精神與靈魂,而物質是有其壽命的,我們所探討、研究的保護與修復就是通過延長物質的壽命而持續精神生命。 ”吳為山說。
>>每一件藏品都有“病歷表”
作為“國家美術藏品保護與修復示范項目”主辦方與實施單位的中國美術館,擁有10萬余件藏品,包括從古代到現代各時期的中國藝術名家代表作品,構成中國美術發展序列,兼有外國藝術作品,同時也包括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中國美術館近年來十分重視藏品的保護與修復工作,并擁有自己的“藏品醫院” ——2010年4月起籌建的中國美術館保存修復中心,致力于中國畫和油畫的修復維護,為展覽提供便利,也對館藏作品的維護提供支持。
“遵循最小干預的國際通則和可逆、可兼容、可識別的原則,我們著眼于藏品的保護與展示,并根據不同藝術品類型材質的修復要求將這些原則實踐化,在整體協調和平衡中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來自中國美術館保護修復中心的鄧鋒說:“每一件被修復的藏品都有‘病歷表’ ——完整的修復檔案,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掌握其保存狀態的發展,并為以后的進一步措施提供參考。 ”
他以“鄧拓先生捐贈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保存修復項目”為例介紹道, 1964年,鄧拓先生將自己珍藏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共145件(套)無償捐獻給國家,現由中國美術館收藏。這批珍貴的古代繪畫有很多是宋、元、明、清重要畫家未經面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保存修復項目從2010年5月正式啟動,著手修復之前,我們首先對這145件(套)藏品進行了相當仔細的分析、檢查,并具體分為重點修復、重點內容修復、一般性修復3個類別,邀請中央美術學院文化遺產學系教授、中國畫修復專家馮鵬生,原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技術部主任黃小明,原安徽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呂成英等人組成3個修復團隊,分3個階段實施。2011年12月項目完成,共修復藏品120件(套) ,剩下的25件(套)作保存性技術處理,使其具備長期保存與展示狀態。 ”鄧鋒語含自豪地說, 2012年1月,“鄧拓捐贈中國古代繪畫珍品特展”如期開幕,所有藏品全部展出,并于展覽中設“保存修復成果展示廳”對修復項目進行了匯報。
>>大英博物館修復師擅人際溝通
由于公共計劃項目不斷增多,對有待保護處理或預防性保護的文物進行優先分級,是各大博物館文物保護人員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始建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如今藏品已達800萬件,根據不同地區劃分為8個部門,共有900位正式員工和600位志愿者,其中全職修復師有37人,負責所有藏品的修復。英國大英博物館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部主任安娜·布洛,以紙本修復工作為切入點,談到了大英博物館針對優先修復所采用的“抽屜”系統。
“大英博物館館藏的160萬張版畫和素描作品,時間跨度從16世紀到現在,焦點究竟該放在重要藏品上,還是易損藏品上,難以達到平衡。我們的工作太多,無法面面俱到,而‘抽屜’系統則有助于將兩者相結合,當然,究竟應該把怎樣的藏品放進抽屜,我們會依據重要性框架將藏品按照高、中、低3個層次進行分類。 ”安娜·布洛說,構建這樣一個重要性框架的四大基本屬性:第一類是特性,包括來源地、記錄是否完整、是否稀有等;第二類是文化和歷史的價值,包括藏品的歷史,與之伴隨的藝術運動等;第三類是所謂的社會標準,將與人類學有關的藏品、宗教色彩很濃的藏品單提出來;最后一類則是使用標準,包括它是否經常入展,被觀眾所欣賞等。“就版畫、素描等作品來看,我們內部對重要性的劃分也有不同理解。但分類的過程,其實也是研究人員與修復人員坐下來討論、探究的過程,包括后續還會談到藏品受到的損壞達到了怎樣的程度、需要如何修復的問題,并按照紅色、綠色、黃色來區分優先次序,事實證明這樣的系統是有效率的。 ”
由此,安娜·布洛還強調了修復師的溝通能力。“修復工作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團隊合作。 ”她說:“我們在招聘修復師的時候,最注重的是他們與別人溝通的態度和能力,不僅是面對公眾,還有同事之間的。因此,有關衡量修復師能否被錄用的標準,溝通排第一,技術排第二。因為技術是可以教的,但與人溝通的能力卻是教不出來的。 ”
>>法國修復專家關注東西方比較研究
埃瑞克·勒費布爾是巴黎塞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的館長,曾多次策劃中國藝術品的展覽,在他看來,保證修復師團隊的專業性,以及加強修復與展出、學界之間的交流、溝通,都必不可少。“2002年,法國頒布了《博物館法》 。根據法律,修復師必須經過5年的培訓,而且要獲得畢業文憑和專業證書。我想給大家介紹的INP,是一個法國的學術機構,為策展人和修復師提供培訓。我們每年會選擇20名修復師進行培訓,按照油畫、紡織品、攝影、紙制作品、雕塑、陶瓷等類別,通過競爭和選拔。這是一個很好的專業橋梁,可以在學術機構和博物館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并且以師傅帶徒弟的‘學徒制’讓更多的博物館人了解藏品修復和保護的各個環節。 ”埃瑞克·勒費布爾說:“例如在2014年,一位學生的畢業論文是關于中國道教藝術的八大元素。他對道袍染色前使用的絲線材料進行判斷,并且對不同樣本進行科學干預分析,處理之后進行稱重、紫外線光譜檢測以及顯微鏡下的觀測,對絲線的張力和染色進行張力測試,進一步了解處理前后的絲綢性能和形狀的變化。 ”
在擁有專業修復師團隊的基礎之上,加強歐洲專家網絡,并邀請從事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修復的專家進行比較研究,也是一大課題。“以塞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為例,從上世紀60年代之后開始展出中國的藝術珍品,并建有專門的中國繪畫畫廊。修復師按照3個階段開展工作:第一階段聚焦20世紀的藏品,第二階段針對歷史繪畫,第三階段則將重點放在大幅作品以及重要藝術家的代表作上。 ”據埃瑞克·勒費布爾介紹,塞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配合展覽,也展示了過去這些年的修復工作:例如2009年春天舉辦了為期3個月的特展,展覽繪畫,并通過短片介紹繪畫的歷史、背后的故事,以及修復和裝裱的過程;在展覽期間,還舉辦了國際研討會,邀請更多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分享他們在中國繪畫修復方面的經驗和體會。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專家 美術館藏品 文物修復 工匠精神 美術藏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