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降低不良率關鍵在實體

2016年07月14日 09:59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L”型發展階段,銀行業的利潤增速出現斷崖式下跌,從2011年的36.34%銳減至2015年的2.43%,而不良率卻持續攀升。

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近日透露,到今年5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已超過2萬億元,不良率突破2%,達到2.15%。銀監會此前發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3921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17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度末上升0.07個百分點。雖然銀監會還未公布二季度數據,但對比來看,今年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惡化程度明顯加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一般認為,經濟持續下行是造成銀行業不良率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而且難以抗衡。銀行和經濟高度相關,實體經濟調整會在銀行端有所體現。當前企業有破產、退出,市場要去產能,這些都是以前銀行信貸資金支持的,現在不存在了,必然體現為銀行的不良資產。銀行無法改變現狀,只能等待實體經濟的調整。

此外,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我國出臺了以4萬億元巨額投資為標志的刺激性政策,致使銀行在這一期間,釋放了超過10萬億元的巨額信貸投放。貨幣過快擴張,使得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快速膨脹,銀行類信貸業務增長更快。這就造成了金融市場的膨脹和復雜化,也使得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更加復雜。

除了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習慣了順周期經營的銀行,漠視經營風險,給自己埋下隱患。在新的轉型發展期,銀行特別要重視一個問題,就是利潤當期性與風險滯后性的錯配。通俗地說,發放貸款后利潤當期就增加,但三年后才會出現風險,五年后不良貸款會增加,七年后會形成損失。這種利潤與風險的錯配,往往使銀行只看到利潤而忽視了風險。

研究表明,銀行不良率見頂回落,大體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觸底回升,實體經濟基本面向好;二是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突破,過剩產能得到實質化解,虧損面得到遏制;三是銀行信貸擴張能力得到恢復,銀行不良貸款得到快速處置。從目前的經濟走勢來看,我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性問題和矛盾仍然突出,特別是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企業杠桿率仍然高企,銀行業不良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的時間還會比較長。

在這種情況下,風控成為中國銀行從業者首先要關注的事項。風險管理策略、風險偏好和風險限額、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信貸質量。風險偏好若較為激進,對于風險的容忍度較高,風險限額則越大,整體的風險管理策略較為寬松,那么風險暴露的可能性則會加大,不良資產的規模將會加速增長;反之,風險偏好若較為保守,風險容忍度較低,風險限額較小,整體的風險管理策略較為嚴謹,則風險暴露的可能性較低,不良資產的增速則會放緩。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銀行業 利潤 不良貸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