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尋龍訣之探寶文玩市場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如同電影《尋龍訣》里有情有義的摸金校尉們對彼岸花的癡迷一般,潘家園對同樣熱愛收藏淘寶的人們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曾經(jīng)有人形容北京周末的清晨,有兩個地方人潮涌動,一個是天安門抬頭看升旗,一個是潘家園低頭淘寶。而“登長城、吃烤鴨、游故宮、逛潘家園”寫進(jìn)國外的旅游指南,潘家園成了在京旅游觀光不可或缺的景點。潘家園由地攤市場發(fā)展而來,一直堅持走文化平民路線。這個最適合淘寶的自由市場,是考驗藏家眼力智慧、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大舞臺,顯示出中華文化博大寬容的人文氣度。上世紀(jì)90年代來到市場的第一批商戶,許多至今經(jīng)營舊貨,這些不可復(fù)制的文物大多出自官宦人家和平常百姓家,但其中也不乏珍品。一些官宦人家的珍品老貨會讓人頓生“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感。在潘家園,游客可以感受到根植民間大俗大雅的平民文化,可以盡情淘寶,享受文化體驗之樂。
走進(jìn)潘家園如同進(jìn)入一個布滿奇妙寶物的藏寶庫,4000多個商鋪攤位商品琳瑯滿目,有擺放著銅壺陶罐、木雕石刻、皮影臉譜、陶瓷工藝品的地攤,也有鋪陳著古色古香的仿古家具、瑪瑙玉翠、古籍字畫、文房四寶的店鋪;能邂逅穿戴著民族服飾介紹苗家繡品、西藏唐卡、和田玉石的攤主;也能遇見在各自的行當(dāng)中早已赫赫有名的“葫蘆徐”徐肇慶、“表醫(yī)生”劉書利、“毛筆張”張洪遠(yuǎn)的絕佳手藝人。
文化藝術(shù)品作為民族歷史文化沉積的重要載體,擁有深厚的內(nèi)在和不菲的價值。如今,明代的木制觀音、三面六臂財神像、五子登科天啟罐、清代的珍珠釉洗、青白玉壺、藤編器物在市場依舊可以找到,“老貨”就像陳年佳釀,越陳越香,散發(fā)出歷史的馥郁芳香。
近些年隨著玉石和文玩收藏的發(fā)展,各類翡翠、和田玉、琥珀、青金、南紅、文玩藝術(shù)品等成為市場新主流,品類繁多精品迭出,不時有新的門類一躍成為行業(yè)熱門。潘家園市場也成為了大眾收藏的淘寶樂園以及新興收藏品的起始地和傳播器,引領(lǐng)收藏行業(yè)潮流。
就像《尋龍訣》里演繹的那樣,每個人都有一束自己心中的彼岸花,不論是染上歷史塵埃的古董舊貨,或是新興時尚的文玩玉石,又或者是心頭所好的偏門收藏,來潘家園尋寶已成為許多常客每周必去之所。市場每周末是人氣最旺盛的時候,從早上4點半一直營業(yè)到傍晚5點,通常很早就可以看到場內(nèi)人頭攢動,但行家熟客都知曉,傍晚時分才是找便宜貨的最佳時機。而對于不滿足于線下淘寶的收藏愛好者來說,日常逛逛潘家園網(wǎng)也成為了網(wǎng)購文玩藝術(shù)品的上乘之選,精品低價競拍、團購促銷等讓撿漏變得輕松易得。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尋龍訣 探寶文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