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全國政協“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專題調研綜述
解決秸稈難題要“回到農村”
準備去調研之前,記者就秸稈問題就遭遇了一次“城鄉二元語境”之困。
專門問了一些老家在農村的朋友,“為什么燒?”他們告訴我,麥子收割后,還會留下約20厘米的麥茬,硌腳。燒了還能增加土地肥力,不燒病蟲害也多。賣了也不值當,運出去還要賠上人工費和路費,有時候還根本沒銷路。
在一個生活在城市中并深受空氣污染之害的普通人眼里,燒秸稈卻是“一種缺乏遠見的舉動”,眾所周知是被明令禁止的,因為,“藍天、空氣是大家的,發展也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城市人做出這樣的判斷很簡單,它甚至代表著一種“絕對正確”。不過,農村的問題要先回到農村。城里人至少沒有細細考慮———農民為什么“燒”,不“燒”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調研中,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和河南駐馬店平輿縣領導有同樣的感慨:過去,作為重要燃料和飼料,農作物秸稈是農民眼里的寶貝。如今,農村逐步用上燃氣,紛紛“住上樓去”也多不再養豬養羊,秸稈失去用武之地。“付之一炬”還能增加土地肥力,自然成為最便捷、利益最大化的處理方式。
追根究底,“燒不燒”本質是秸稈的價值有沒有、大不大的問題,是如今在“二元語境”中常常處于弱勢發聲不多、種地不易且凈收益本就不高的農民的利益問題。
所以,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就是要考慮把諸如政策支持、技術研發、市場鏈條延長化等等“看上去很美”的東西“變現”。
調研路上,見到了諸多好方法,“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都有鮮活例子,秸稈綜合利用已漸成氣候。不過,問題也普遍存在,利用方式初級化、與農民關聯最為直接的“收儲運”難題尚未真正有效破解等等。正如調研組成員所說,“要鼓勵和加強科技研發,做好相關政策配套,形成有效市場機制,達成產業和生態多種循環”,根本的根本,是要秸稈利用價值最大化、利用方式環保化,找到“好銷路”,借此實現與農民利益需求的“無縫對接”。
調研到田邊地頭,更能明確感受到:秸稈問題的解決,定不能單純沿用“城市思維”,而更應將其置于田地中,置于農村現代化的廣闊視野中,站在農民的角度,保有過程意識,將其當做一項需要長期攻克的系統工程。從全過程、全工程視角看待秸稈綜合利用。也唯有此,才能真正理順關系、平衡利益,找到治本之方。(王卓)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