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為什么官員職級越高,在朋友圈越沉默
相較于公眾,官員雖然也用微信朋友圈,但卻是謹言慎行,原因既與其視之為權力場,害怕對己不利,也在于其未能充分認識互聯網的作用。
和老百姓喜歡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類信息相比,官員、基層公務員的微信朋友圈很“單一”,除了工作,多是轉載類文字、圖片,很少表露個人觀點、情感,而且職級越高,轉發的東西越少。
微信已經成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用來記錄生活點滴、表達觀點,可以用于社交、學習工作。官員也經常用微信,只是他們確實甚少像普通民眾一樣敞開心扉,隨性而行,他們常常潛得很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躲在暗處看世界。
這不能不說與官員的身份和微信的半公開化有關。作為公職人員,其公開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執政黨的形象,在公開場合言談舉止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可能口無遮攔,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比如涉及有悖職業要求,有損公職人員和組織形象,影響政策制度執行的話,是絕不可以說的。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對公職人員公開場合的言談舉止都會有一定的“規矩”。
尤其是官職越大,其公開形象的代表性越強,如果講一些有違組織原則,有悖上級精神的話,不僅是形象問題,而且還可能讓人產生錯誤聯想,損害組織團結。
此外,公職人員隨便對熱點問題發表觀點,也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官方表態,誤導社會輿論,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而且一些管理部門明確規定,不允許相關人員發布與自己職務有關的內容,否則會受到處罰。這也是公職人員不多說的原因。
而最為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人言可畏”,“言多必失”,一般人尚且如此,官員說得越多,越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越容易受到同儕的排擠,領導反感。
可是,正常的社會里,公職人員應該被放在相對透明的環境中,公職人員身處行政決策和執行之中,更懂得其中問題,更需要他們站出來指陳利弊,提建議和解決方案,與公眾形成互動,一起推動問題的解決。反之,制造官員壓抑的言說空間,不利于清明社會的建立,不是什么好的征兆。
在此,問題的關鍵首先在于官員要正視互聯網的力量和作用,正視微信朋友圈所能發揮的效應,要讓其成為官員為政、治理的工具,而不是簡單將其視為另一個權力場。比如,曾經就有媒體報道,在一些因為財政經費或推廣渠道有限的地方,官員借助朋友圈進行旅游宣傳、推廣當地農產品特產等工作,結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樹立起品牌效應,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官員將其作為解決民生、經濟問題政務平臺,與公眾坦誠相見,那么朋友圈就不僅僅只是朋友圈,更有助于官民關系的融洽,讓公眾見到一個接地氣、實干、人性化的官員形象。
因此,官員使用朋友圈,不必太過于自我設限、過于敏感,要積極轉變思維。與其害怕它成為自己的“禍源”,不如想想如何讓它為自己的治理、為政所用。
□西越(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官員 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