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超六成中小學生是“小眼鏡 ”青少年近視防治越早越好
近日發布的中國首份《國民視覺健康》顯示,近視已成為我國的“國病”: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近視比例為35.16%至39.21%,近視總患病人數在4.37億至4.87億之間,也就是說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近年來學生近視率也一直維持在高位水平,呈現出低齡化、重度化發展趨勢,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監測數據顯示,小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達到45.7%,中學生達到74.3%,高中生為83.3%,大學生達86.4%。專家指出,沉迷于電子產品、用眼時間過長、缺乏戶外活動、不正確的讀寫姿勢等原因導致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居高不下。近視的低齡化絕非“多戴一副眼鏡”這么簡單,近視的發生與危害都是不可逆的,會影響我國未來的人口素質。專家呼吁,“呵護眼睛,從小做起”,10歲是兒童視力的關鍵點,10歲之前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非常重要。預防孩子近視,要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每天增加戶外運動,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看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定期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視力。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 項丹平
近視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國近視發病率已居世界前列,且不斷上升,呈現出低齡化、重度化發展趨勢。近日發布的中國首份《國民視覺健康》顯示,近視已成為我國的“國病”: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而且近視已成為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發育的重要問題之一,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監測數據顯示,小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達到45.7%,中學生達到74.3%,高中生為83.3%,大學生達86.4%。
“防治近視,從小做起”,這是今年6月6日“全國愛眼日”的主題。在近日于北京舉行的“2016青少年近視臨床專家研討會”上,專家表示,對于青少年近視防治,預防更重要,需要早發現、早控制,家長也需要多了解一些近視的科學防控方法。
我國5歲以上人群超4億人近視,到2020年近視發病數將超五成
6月5日,我國首份系統研究視覺健康的白皮書《國民視覺健康》發布,白皮書顯示,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比例為35.16%至39.21%,近視總患病人數在4.37億至4.87億之間;其中,高度近視比例在2.33%至2.47%之間,患有高度近視總人口高達2900萬至3040萬。白皮書還指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預,預計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近視發病率將增長到50.86%至51.36%。
白皮書同時指出,近視的低齡化絕非“多戴一副眼鏡”這么簡單,近視的發生與危害都是不可逆的。高度近視容易產生各類眼底病變,造成嚴重永久性的視功能損害。近視的可遺傳性和家族聚集性都會影響我國未來的人口素質。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視光學院助理教授、近視眼防治專科負責人劉悅指出,近視性黃斑病變風險43%源于中低度近視,所謂“生理性”近視不存在,病理改變始于低度近視,不同程度近視的病理改變具有相似發病機理、且為連續性。所以近視的防治需要早發現、早控制,同時應增加家長對近視控制手段的了解。
10歲是孩子視力關鍵點,青少年近視一定要早防早治
上海市第一醫院眼科臨床醫學中心視光眼表科主任柯碧蓮教授指出,青少年視力問題最凸顯的就是近視問題,我國青少年近視比例非常高,近視總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上海市教委2014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地區小學生近視率約34%,中學生約68%,高中生約90%。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數據也顯示,醫院散瞳驗光的小學低年級孩子90%以上已成真性近視。
中華眼視光學副組長、廣州中山大學眼科中心視光學系副主任曾駿文教授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呈現出“先天不足、體制障礙、管理不力、輕防重治、治療誤區”五大特征,具體包括教育高峰與眼球發育高峰重疊、研究投入不足、缺乏有效預防、偽科學產品泛濫等。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視光中心主任周華躍教授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采訪時說,近視低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主要是由于現在孩子接觸藍屏設備越來越早。在我國,32.4%受調查的兒童平均每天在熒光屏前花費1-3小時,在小學生和中學生中平均每周注視熒光屏時間5小時以內的只有10%,時間超過12小時的占到了55%,大學生每周的上網時間則超過了40小時。過分依賴電子產品,是孩子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
周華躍還表示,近視的發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果將這些因素的危險等級做一個排名的話,最高危因素就是“持續看近”(持續近距離視物),其次是不良坐姿和握筆姿勢,第三位是戶外運動少,第四位是不合理照明,第五位是營養不均衡。
周華躍指出:“閱讀的界面或者電子產品的屏幕越小,人們為了看清楚,眼睛離屏幕就越近,而視物距離減半,對睫狀肌調節能力的刺激就會翻倍。”兒童尤其是幼兒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時,由于手比成人短,眼睛到屏幕的距離更近。“一定不要讓孩子獨自接觸電子產品。” 周華躍強調說,幼兒被平板電腦和精彩畫面吸引后,會情不自禁地把臉貼近電視,對視力的傷害更嚴重。
“書籍對視力的影響主要是字號太小。” 周華躍說,尤其是現在中小學生中流行的口袋書、漫畫書,為不遮擋畫面,文字往往特別小,有時連大人看著都費勁,對孩子視力的傷害可想而知。
柯碧蓮也強調,目前無論是兒童還是青年用眼過度都是一個“通病”,保護眼睛的關鍵是做減法,即給眼睛“減負”,而10歲則是孩子視力的關鍵點。如果孩子在10歲之前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今后要保持這樣的用眼習慣也容易得多,患近視的幾率就下降了。如果10歲之前不能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今后就更難糾正了,不僅近視的患病率會增加,近視的程度也會明顯加重。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說,近年來青少年中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增多,除不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等不良用眼習慣外,在近視發生初期沒有采取科學的防控手段,使得患者近視度數增加。
增加戶外活動,少用電子產品,注意用眼衛生,防近視要從兒童做起
《2014年廣州市中小學生、幼兒園視覺健康、視覺環境及其相關因素現狀》調研結果顯示,教室視環境不良問題較為嚴重,教室的黑板照度達到要求的僅占8.8%,桌面照度達到國家要求的僅占34.2%,課桌椅合格率僅為36.1%。
對于青少年近視防治趨勢,曾駿文表示,預防措施一般包括OK鏡、戶外運動、藥物、照明等,治療則以戴眼鏡為主。而近視一旦錯過最佳防控時機,收效就大打折扣,一旦發展為高度近視,各種眼部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非常高。而且現在孩子越來越早接觸電子產品,一定要在前期做好眼睛防護。
增加戶外活動可減少近視發生率。曾駿文曾提出動態眼保健的假設,他指出:“戶外活動是抑制近視發生發展的一個獨立性保護因素,其可能機制是長時間暴露于動態高照度自然光下,瞳孔、睫狀肌、晶體三聯動,產生調節訓練作用,減少凝固狀態,刺激多種光感細胞,從而減少近視發生率。”但他也提醒,過強的光對視網膜有損害,所以孩子也不宜長時間在強烈陽光下活動。
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研究顯示,每天3小時戶外運動有助預防近視,而每天45分鐘戶外活動可延緩近視進程。根據該中心何明光教授對廣州學生的研究,學校每天增加一節40分鐘課外運動,能降低學生近視累積發生率9.1%。
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看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看iPad距離30厘米,看電視距離3米。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視光學部高級視光師盧金華指出,在視力保護方面,常出現兩種極端現象。有不少家長、學校用iPad、學習機做教具,讓孩子們用電子產品做作業;也有家庭關上電視,但對孩子的閱讀時間和用眼衛生關照不足,讓孩子整個周末都泡在圖書館里讀書,這都會損傷視力健康。
盧金華建議,應為幼兒選擇大開本、大字號的繪本。家長可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而不是讓孩子躺在床上自己看繪本。家長還應提醒愛書的孩子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躺著看書,“周末的時間不要都泡在圖書館里,應多到戶外活動。”
柯碧蓮建議家長,在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看電視、手機、iPad等,幼兒園的小朋友看電視時間一次不要超過20分鐘,10歲以前都應該少用電子產品。盧金華建議,應督促孩子與手機、iPad屏幕保持30厘米的距離;盡量減少學齡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家長盡量不要用早教機和學習機作為教具,這兩類電子產品的屏幕尺寸比iPad更小,分辨率不高,屏幕較暗,圖像不夠清晰,孩子看起來更費勁。對于學齡前兒童,如果一定要利用電子產品進行早教,請盡量選擇在電視機上播放光碟,并且確保孩子與屏幕的距離在3米以上。
周華躍還建議,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做作業或閱讀時,應注意選擇屏幕質量好的產品,調節屏幕亮度和字號。閱讀時間應按課時計算,每45分鐘應抬頭望遠,休息10分鐘。書桌高度不要太低,可安裝防護桿,經常提醒孩子保持合適的閱讀書寫距離。
預防近視,注意別讓孩子貪吃。國外研究指出,近視兒童往往攝入更多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能量,這意味著改善膳食模式可對近視起預防作用,而增加攝入維生素A有助提高夜間視力。
青少年保護視力需防三大誤區。周華躍指出,目前青少年在愛眼護眼上還存在三種誤區,應盡量避免:
誤區1:眼鏡佩戴越晚越好,能不戴就不戴。青少年一旦發現近視,應及時佩戴眼鏡,并建議長期佩戴,從而調節眼部痙攣,矯正屈光不正。
誤區2:認為視力不到1.0即屬于弱視。一些家長發現小孩3歲視力才0.5,誤當作弱視來治療,其實這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孩子身體尚處發育階段。按照目前視力標準,小孩視力3歲在0.5左右,5歲在0.7左右,7歲在1.0左右均屬于正常視力范圍。
誤區3:佩戴隱形眼鏡好。隱形眼鏡雖然美觀,但容易刺激眼睛發炎,或引起過敏反應,尤其有的鏡片透氧性不強,會影響角膜營養狀態。此外,隱形眼鏡都有限定佩戴時間,建議及時更換鏡片,以減少鏡片上的沉淀物和病原微生物。
多位專家最后呼吁,教育部門要切實考慮為孩子課業減負問題,家長在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用眼習慣的同時,還應定期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及時掌握孩子視力變化情況,并量身打造個性化視力矯治方案。
相關鏈接
預防近視,各國有哪些妙招
法國:從嬰兒開始查視力,重視學生戶外運動。法國衛生部網站的近期數據表明,20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眼的比例是20%左右。法國學校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戶外運動,認為各種體育活動都能有效預防近視眼。法國中小學都有定期的健康教育課程,讓學生們注意保護視力,其中關鍵一條是讓學生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視力,發現近視眼,就要馬上去配眼鏡以防止度數加深。
法國社保系統規定,孩子自小就要開始檢查視力,包括檢查各種眼睛的異常情況。這一檢查主要在婦幼保健中心進行,頻率是出生后的第1周、第9個月、第24個月。隨后,基本是一年一次,在各醫療中心或醫院進行。這些檢查主要看孩子是否有遺傳性、先天性的視力或眼部異常,一旦查出有問題便要盡早醫治、矯正。隨后,自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后,學校會與社保系統聯手注意預防孩子出現近視眼。這主要表現在定期檢查視力、注重戶外運動、教室注意光線充足、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等。
法國學校食堂也很注意食品營養的均衡,特別注重水果、蔬菜、含有脂肪酸魚類的比例,這也有助于幫學生們預防近視眼。學校還時時告誡學生們在強烈光線下,要戴太陽眼鏡來保護視力,注意體育鍛煉來預防近視。法國很多學校也越來越重視課堂、圖書館里的天然光線,以及營造明亮的閱讀環境。
日本:孩子隨身帶眼藥水,注意學生讀寫姿勢。日本學校通過讓學生上體育課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等,“強迫”孩子離開電腦和書本。中小學老師會特別注意學生的讀寫姿勢是否正確,日本很多學校的課桌椅都是可以調整高度的,讓孩子的眼睛和書本間始終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很多家庭也會給孩子買專門的學習桌。但日本的學校沒有“眼保健操”,孩子們的眼健康問題主要通過一年一次的體檢發現。體檢中,一旦發現學生有近視、散光等問題,就會立即通知家長盡快帶孩子去醫院。
使用眼藥水在日本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全民生活習慣,日本的保健眼藥水種類非常多,有防止充血的,有防止眼睛疲勞、干燥的,還有的加入了多種維生素,有的還使用了中草藥配方等。在日本的電車上,常常看到中學女生翻出小包,然后從里面拿出眼藥水點在眼睛里。這并不是因為她們有眼部疾病,而是自小養成的對眼睛的一種健康保養。
加拿大:中學生運動比作業多。歷年統計多表明,加拿大中小學生近視率在工業化國家中屬于較低水平。加拿大保護中小學生視力的根本思路,是減少學生學習壓力,降低學生用眼強度。
加拿大中小學(尤其是小學)普遍課時較短,大多數省份法定上課時間為每日上午9~11點,下午1點到3點半。不僅課時很短,加拿大中小學作業壓力也不大,低年級學生基本沒有需要帶回家做的作業(公立學校甚至不許帶課本回家,因為課本是免費循環使用的),高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往往也是寫個觀察報告之類的“體驗型作業”,不需翻查大量資料。
保障學生戶外活動時間,是確保學生用眼衛生的另一關鍵。在加拿大全國范圍內,教育部門嚴禁拖堂、補課等行為,且多數省份規定,中小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于每天2小時(低年級學生每天戶外活動須達到4.5小時)。
通過衛生福利體系進行學生視力保健也很重要。在加拿大,公立中小學每學期末,家長都會收到校方寄來的“愛眼信”,其中詳細闡述眼保健的重要性,用眼衛生注意事項,以及定期接受視力檢查等。在加拿大,成年人看眼科需繳納不菲的費用,但未成年人卻是例外,他們可以每年兩次免費接受眼科檢查,如果醫生認為需要,治療和配眼鏡也同樣是免費的。 (盛實)
編輯:趙彥
關鍵詞:青少年近視防治 國民視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