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學子談“創新”
6月12日,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歡迎人員交談。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趙迪/攝
“總理,您在從政前獲得了理學博士學位,有一段從事科學研究的經歷,您認為當科學家和當總理,哪個更具有挑戰性?”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王亭亭把這個問題拋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后,引發全場笑聲。
6月12日,默克爾開啟她任內的第九次訪華之旅。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后,她直接趕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發表演講,并在現場接受中國學子的提問,展開了對話。
“我想(當科學家和當總理)當然有區別。”默克爾說,科學家需要面對的是力爭每天給出一些新的見解,而不能總是重復,“你不可能(在同一場合)作兩個同樣的科學報告,那不行,人們要求你每次作報告的時候給出新的發現。”
相應地,默克爾對身處政界則有另一番感受:要做很多重復的事情,比如說反復講一個政策,直到講到讓民眾理解、明白為止。
默克爾回憶,她從科學界步入政壇時,第一次參加競選,講了10分鐘,“覺得已經很長了,該說的都說完了”,但這樣的談話在政治談話領域已屬時間較短的。如今,她再談話,通常可以講一個小時。“這跟教學、科研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學時間也不短,這時就必須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讓他們能夠明白。”
默克爾說,過去,她可以更多地坐在辦公桌前思索,冷靜地探討一些問題,如今,她需要更多地跑到外面去,到一線去考察,去了解民眾“是怎么想的”,比如當前德國所面臨的種種問題需要有相應的對策,這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借助一些新的力量,“我也會回憶起以前當科學家的時候,也是在不斷地學習——這也是兩個職業之間相似的地方。 ”
默克爾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是目前訪華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本次訪華期間,她將與李克強總理共同主持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當前,兩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創新”將是這次磋商的一大議題。
在當天的演講中,默克爾還圍繞中德在科學、法律、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以及外交政策進行了闡述。在談到科學時,她多次提到了“創新”。
默克爾說,今天看到這么多的年輕學者濟濟一堂,讓她似乎回到了自己上學讀書的時光。她說,“要(在科學創新中)取得新的方法和見解,不得不對既有的知識不斷地質疑,去探討還要去學什么”,這種質問、探討的前提是有一個自由開放討論的文化環境,而這是科研機構所能賦予的,那么研究所和大學想要進步,就要創造和維護這種能夠自由發揮的空間。
當天下午,默克爾的另一項重要行程,就是在演講會上接受南京大學校長陳駿為其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現場近百名南京大學師生見證了學位授予儀式。2007年8月,默克爾在其第二次訪華期間,參觀了南京大學中德法學研究所。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大學是默克爾總理在中國發表演講的第二所大學。2014年7月8日,她在第七次訪華期間在清華大學演講,主題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年10月,默克爾在其第八次訪華期間,還在李克強總理陪同下,考察了德國與中國合作共建的職業教育典范合肥學院。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德國 總理 默克爾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