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干部要勤走“網上群眾路線”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網民數量已達6.88億,占總人口數50.3%——比整個歐盟人口數量還要多。當網絡輿論場成為至關重要的民意集散地,各級領導干部當然要經常上網看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屏幕中的問政、論壇里的發言、指尖下的意見,代表了億萬網民的心聲,也傳遞了最鮮活的基層民意。但在現實中,有一些領導干部思維僵化,只習慣于“用腳下基層”,缺乏“上網察民意”的意識。
有些領導干部存在網絡“麻木癥”,對網絡民意反應遲鈍,貽誤了引導和處置的良機,導致小事情演化為大事件;有些領導干部存在網絡“敷衍癥”,習慣于打官腔,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用“萬能模板”進行答復;有些領導干部則存在網絡“恐懼癥”,把網絡輿情視為洪水猛獸,簡單粗暴地進行刪帖、拉黑,往往適得其反。這些“網上官僚主義”做派,不僅影響辦事效率,還嚴重破壞政府形象。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隨著廣大群眾與網絡的交集越來越多,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審時度勢、轉變思維、與時俱進,做到多觸網、常在線、敢發聲。
多觸網,就是要不做“網絡菜鳥”,必須跟上網絡時代的節拍。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站看看、上論壇轉轉、上微博微信瞧瞧,讓網絡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的新途徑,成為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發揚民主、接受監督的新渠道。
常在線,就是要利用好網絡問政平臺。與過去不同,如今很多人都習慣通過網絡表達訴求,尋求解題之法。因此,網絡問政不能只裝裝樣子,領導干部要積極回應群眾訴求,使群眾的利益關切“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辦、辦了能辦好”。
敢發聲,就是要對群眾不了解的情況及時宣介,對社會上的模糊認識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及時引導和糾正。領導干部不能做怕事躲事的“鴕鳥”,要當盡責打鳴的“公雞”,唱響主旋律,發出好聲音,傳遞正能量。
“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領導干部在與網民溝通交流時,不僅要懂網民心理、會網絡語言,還要有為民情懷。懂網民心理,就是要懂得網絡心理學,摸準網民們的心思,有效對話,巧妙引導;會網絡語言,就是要修煉網絡溝通藝術,善用通俗易懂的網言網語,不擺架子、不裝腔作勢,讓網民愿意聽、喜歡聽。
有為民情懷,就是要以“視民如傷”的態度回應網民訴求。不論是對政府工作提的建議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意見,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無論是被“點贊”“灌水”還是被“拍磚”,都要熱情歡迎、傾情研究、真情解決。
網絡時代,“下基層”和“上網”都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二者不可偏廢。那些過去有“畏網”情緒的領導干部,更應轉變觀念,勤走善走“網上群眾路線”。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干部 網上群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