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文物工作者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重要指示
“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在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對新時期我國文物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文物界專家、學者和各級文物工作者中引起熱議。
2015年11月17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西側清理馬蹄金。
2014年3月18日,一名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修復人員在檢查揭取金箔后露出的主尊像石質胎體。
加大保護力度——讓文物在完善的體制機制中“活”下去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指出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令文物工作者備受鼓舞。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表明黨中央對文物工作的重視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令廣大文物工作者信心倍增。”94歲高齡的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說,“文物的歷史價值和重要意義不容置疑,但我們要看到,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一些城市‘利’字當頭,違法大拆大建,致使大量文物遭到破壞的問題需引起重視。”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和文化遺產大國。加強文物保護不僅是中華兒女傳承古老文明的歷史責任,也是建設精神家園、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之舉。
“探索建立有效的文物保護體制機制刻不容緩,應盡快建立文物保護責任追究制度、文物保護的補償機制和文物保護的社會參與機制等。”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黃振春認為,“總書記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本應是雙贏關系,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中,這兩者卻存在矛盾。此外,一些企事業單位對文物保護主體責任的認識和敬畏心不夠,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往往忽視對文物的保護工作。”
“總書記提出要‘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給我們基層文物工作者打了一劑‘強心針’。”山東省曲阜市文物局局長孔德平說,“目前,一些文物聚集區田野文物犯罪猖獗,文物市場監管不力,盜掘、倒賣文物現象時有發現,充分說明了地方政府部門防范和打擊文物犯罪的力度還不夠,文物保護的長效機制建設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他認為,要加強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執法督察力量,增強部門聯動,提高聯合執法能力和水平。
2015年9月8日,一位市民在北京故宮舉辦的“石渠寶笈特展”上參觀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合理適度利用———讓文物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強調:“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十二五”期間,從武侯祠、古村落保護樣板工程為代表的古建筑合理利用,到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筑、湖北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等工業遺產再利用,統籌考慮“保”與“用”的關系,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走近百姓生活、煥發新的生機。
認真研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認為,保護和利用一直是文物工作中的一對重要關系,但在這對關系中,保護是前提,利用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最近幾年紛紛建起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盤活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調動了當地政府和民眾加強文物保護的積極性,有效推動了文物的合理利用。”
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結合近年來文物工作的實踐經驗提出:“文物所蘊含的豐富多元價值,需要我們在發掘、保護和利用中不斷深化認識,激活其生命力。比如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在發揮自身文化功能的同時,在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城市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效果凸顯。”
近年來,除了開展各式各樣的陳列展覽,一些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資源,開發各種鮮活生動的文創產品,贏得了民眾的青睞。四川省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深有感觸,目前,全國無論是國有博物館還是眾多的非國有博物館,都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創產品更成為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
讓沉寂的文物在百姓生活中“活”起來,是文物利用的創新探索。專家還強調,合理利用,保護是前提,適度不能過度,一切利用都要以服務公眾為目的,不得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德這條底線。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物保護成果 人民群眾 文物工作者 文物工作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