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無人機專業”須與市場互動起來
在廣州的無人機發燒友有福了,記者獲悉,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合作共建北航無人機應用協同開發中心,并將建設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據稱,學校剛剛開設了“無人機應用技術”興趣班,一天便有80名學生報名。此外,學校計劃下學期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
眼下,無人機風頭正勁。娛樂明星用來求婚、發燒友用來攝影、快遞公司用來送快件,甚至有家長買給孩子作為新玩具,無人機正越來越深入地走近公眾生活。無人機當然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新樂趣,但也制造了不少麻煩。安全隱患、隱私暴露等,在國內外都引來極大爭議。作為一項新生事物,無人機也必須納入規范的軌道,這不是要把無人機限制起來,而是要使其應用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至給現有社會秩序造成沖擊。不久前,國家民航局飛行標準司正式發布《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被視為無人機領域的首部“交通法規”,充分說明規范無人機的腳步正在加快。
應當看到,無人機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技術趨勢。廣州相關院校率先開辦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以及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可謂“嗅覺”相當靈敏——早一步擁抱這股新趨勢,對其加以分析研究,就越能占據主動位置。不難想象,當相關院校的課程培訓形成一定規模、復制推廣,廣州或許將成為無人機領域人才和技術的輸出地。
但反過來說,“無人機專業”要形成可持續發展,關鍵是能否與市場形成良性互動。無人機也是一門產業,只有相關專業學以致用、學生就業不愁,才說明了“無人機專業”的成色究竟幾何。否則若市場不接受,這也只會成為曇花一現的“趕時髦”專業。比如說,在西安等地擁有正規“駕照”的無人機駕駛員收入頗豐,無人機應用在各個領域迅速興起,從地質測繪到氣象減災,從城市管理到供水供電巡查,在影視制作、農業生產等方面都可大展拳腳,自然會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此,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以獲得競爭優勢。
有鑒于此,廣州除了在教育方面率先起步之外,更要順勢而為在無人機市場開發方面“飲頭啖湯”,鼓勵更多有條件、有需求的傳統產業“+無人機”,從而形成新的產業、商業模式。若廣州能率先構建一個規范、有活力的無人機應用市場,就能實現市場與教育的良性互動,讓廣大愛好者“持證上崗”、深挖無人機產業的潛力,無人機或許會成為廣州又一“新經濟”的亮點。(章門仁)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無人機專業” 無人機駕駛員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