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搶救少數民族語言 維護文化的多樣性
據研究統計,當前我國處于瀕危狀態的語言已達二十余種,其中,使用人數在千人以下的語言有15種。瀕危民族語言文化搶救保護工作有待加強。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字的國家。少數民族使用語言在130種以上,文字達60多種。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語言,如鄂倫春語、赫哲語、納西語等語言和方言,都已瀕危;塔塔爾語、基諾語、普米語等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則失去了交際功能。
近年來,瀕危語言的保護工作已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廣泛關注,取得了一些成績,不少瀕危語言得到搶救性的記錄,一些語言在一定范圍內部分恢復了交際功能。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的瀕危語言保護工作依然存在不少問題。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維護語言文化的多樣性,當務之急是強化和鼓勵瀕危語言的使用,擴大其使用范圍,充分體現其功能,最終提高該語言的生命力。
建議:一是制定和落實相關立法,建立瀕危語言語料庫。瀕危語言的搶救和保護需要相應的法制保障,通過立法和規范,強化文化、教育、民族等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能,并加強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相關責任部門應當增加語言保護領域的科研立項,撥出專款支持相關研究。二是建立“語言保護示范區”,擴大瀕危語言的使用范圍和社會影響力。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可以在語言資源豐富的地區設立“瀕危語言保護示范區”,采取積極措施鼓勵使用母語。鼓勵少數民族在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中使用本民族語言,在民族地區的中小學與幼兒園設立本民族語言課程,制作適合電視和新媒體播放的民族語言節目等。三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切實提高瀕危語言保護實效。
編輯:薛鑫
關鍵詞:少數民族語言 文化的多樣性 瀕危民族語言文化搶救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