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從日本返鄉
1943年和1944年,日本侵略者利用禹城災荒之機,以欺騙、誣陷等手段,兩次從禹城掠走青壯年勞動力300人。這批勞工被押往日本北海道開礦,受盡了折磨。
直到抗戰勝利,他們的命運才突然改變。
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天終于到來了。不知是誰從日本工人那里見到了《北海道新聞》登載的“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這一喜訊不脛而走。
從日本返鄉
難友們驚喜地感覺到自己已經干枯、變形的生命之樹,又抽出了新芽,并舒展地伸向太陽。他們奔跑著、叫喊著,頓時沸騰起來。有的用木棒綁上紅被面盡情揮舞,有的在空地亂喊亂跑,若癡若狂。這時日本監工都見不到了,再也沒人去干活。
第二天大家呼喊著到街上看看情況。煤礦大門前有一條小河,河上有橋,橋頭設有崗亭,是為平時阻止華工外出而設的。這時礦警還不許大家過橋,大家一時怒不可遏,將礦警打翻在地,并將崗亭推到河里,以后就再也沒有礦警站崗了。
難友們擁向大街,看見大街上張貼了日本投降的告示。大家剪短了頭發,刮光了胡須,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日本人皆讓路于一旁。晚上,大家帶回白酒,盡情痛飲,有的喝得酩酊大醉。這里距北海道首府札幌不過幾十公里,第二天大家又到札幌去游玩。
休息了約兩個月,美國駐軍通知大家回國,難友們又一陣狂歡,同時也想起了已成為冤魂的難友。經查對,共找到52個禹城人的骨灰,又找回了因逃亡而被關押的兩個難友。大家格外關照他倆,又想讓其吃好,又不敢讓其多吃,真擔心他倆是否還能康復。大家面對一個個骨灰盒和兩位枯瘦的難友,不由得淚眼模糊,有的已經泣不成聲。
臨歸國前,每人被發給一身軍服,還發給300元日鈔做路費。我們于1945年11月末乘客車抵達北九州港。在候船時,遇到了另一批于1944年被擄掠的禹城籍華工,其中有禹城、故城的陶景山、孟憲志等人。他們是與戰俘關在一起的,在東京附近干活,多是裝卸火車輪船的貨物,無定時定量,比北海道的華工更苦。和我們一樣,他們來時也是150人,回國時僅剩70多人了。
很快,運輸日本戰俘回國的美國兵艦就來了。日本戰俘下船,被騙華工上船,每船300人。美艦行駛很快,四個晝夜就到了我國塘沽港。在塘沽港下了船,住在一所大學里。當時天津還被國民黨部隊占據著,他們把大家集合起來,挑選年輕力壯的,說是給找工作,其實就是變相抓伕??墒谴蠹宜寄罴亦l,不愿留下,就偷著開了小差。
大家的路費是日本鈔票,在國內不能用,大家要求官方給兌換國幣。當局以日鈔作廢為由均被沒收,僅以免費乘火車打發回家。
火車行到滄州車站就不通了,往南是解放區,大家又用實物雇了幾輛畜力大車,才回到家鄉。到家的第二天夜里,1945年12月27日禹城縣城就解放了。文/程紹魯 徐吉春 口述 韓文淵 整理
(本文由山東省德州市政協文史委提供)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從日本返鄉 日本侵略 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