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河南鶴壁窯:深埋地下的陶瓷博物館
“鶴壁古瓷窯始燒于晚唐,中經五代、北宋、金,終燒于元代,歷始五百余年,在北方瓷窯中實屬罕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北方瓷業發展由盛轉衰的一個縮影。”鶴壁市文物工作隊從事古瓷窯研究達33年的王文強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無感慨地說,鶴壁窯屬于民窯,歸入磁州窯系,其風格樸素、自然、低調,低調到有關它的文獻資料直到明代才有記載,行外人很少能依據記載想象出它昔日的繁華景象和在中國古瓷窯史上的地位。
鶴壁窯,鶴壁古瓷窯也。
新中國成立后,鶴壁窯的重要性引起眾多專家的注意,繼而聲名鵲起。1955年4月,陳萬里、馮先銘兩位故宮博物院專家前來考察,發表了《鶴壁集印象》一文,文中兩位專家毫不掩飾對鶴壁窯的熱愛,稱贊鶴壁窯瓷器制作復雜,“在裝飾畫上具有優美的地方風格”。其燒瓷范圍之廣“在修武當陽峪、禹縣扒村窯(鈞瓷)及安陽觀臺窯之上,實為河南最重要的古代窯場之一”。
1963年6月,瓷窯遺址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吸引了眾多國內文博單位專家、高校教授及美、英、日、韓、新加坡、印尼等國學者前來考察。1973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一周年,鶴壁窯瓷器作為國家出土文物展的組成部分在日本展出,引起強烈反響,轟動一時。
四十五里燒造坡,“鶴壁集地下就是一座陶瓷博物館”。那么,鶴壁窯的位置在哪里,規模有多大呢?
明代《彰德府志》載:“瓷窯場,在鶴壁社,取土為作器,人冶成五色,不假丹青,古稱日出萬貫者。”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有關鶴壁燒瓷的最早記載。清乾隆年間重修的《柏靈橋碑》記載:“斯地……下有五色土焉,可以陶……夫器火助之,發晶瑩色。后有巧匠,因而加厲利斯普焉,邑(指湯陰)西之人借以養生者不啻數萬家。”足見鶴壁古代制瓷業的興盛和在當時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952年《文物參考資料》發表的故宮博物院專家陳萬里的《調查平原、河北二省古代窯址報告》中提到“湯陰西鄉的鶴壁是燒元瓷的”。王文強說,這里所說的“鶴壁”和“邑西”,指的就是現在的鶴壁集一帶,考古發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963年11月,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隊的專家在此進行了首次發掘,深埋地下的古瓷窯遺址驚艷面世。
“上世紀70年代,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曾形象地稱‘鶴壁集地下本身就是一座陶瓷博物館’,鶴壁的每間民房下面都可能有一座窯址。”王文強打開《鶴壁窯》專著,指著古瓷窯遺址位置圖告訴記者,傳統的鶴壁集瓷窯址就在鶴壁集的西側,西依太行山余脈草帽山,北連北大坡,南接塔坡嶺,東臨華北平原。窯址多坐落在河岸兩旁的二級臺地上。瓷窯全盛時期面積約有84萬平方米,在這一范圍內的地面之下到處堆積著不同厚度的文化層,內含各種瓷片、廢匣缽和紅燒土殘跡,窯址廢品堆積極為豐富。因此,鶴壁集又有“四十五里燒造坡”之說。
編輯:陳佳
關鍵詞:河南鶴壁窯 深埋地下 陶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