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讓科技創新成為供給側改革“發動機”
科技科協界委員熱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這三年
從“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
近年來,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成為國家推動創新驅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在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中,明確提出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撐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企業自主創新的春天,來臨了。
“企業科技創新的速度正在以加速度發展。”作為唯一一家從事節能環保產業的央企負責人,王小康委員深有感觸。“近年來,集團已經建立起自己一整套研發體系,通過設立中央技術研究院,下設了13家專業技術分院,建成104家研發機構。近三年累計獲得的專利授權達1238項。”
尤為讓王小康感到自豪的是,2015年,他們集團參與研究的“硅襯底高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打破了該行業發達國家長期的技術壟斷。
國企首當其沖,民企也不落其后。
“近三年,我們搞出了世界公認最先進的遠程醫學影像系統+移動終端,得到國內外越來越多醫院的推廣應用。馬來西亞國家醫學影像中心原本預訂了GE醫療的同類產品,但看到我們的設備后,100萬訂金不要了,轉而購買了我們產品。”鄧偉委員自豪地說。
節能環保集團和億陽集團只是企業創新的兩個代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大大推動了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高鐵、核電、新能源等項目作為中國制造的新名片在海外備受贊譽,蘊藏著無數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貢獻。
在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企業也在用科技實踐自己的責任。
2014年,迄今為止世界上施工最艱難的輸變電工程川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在這片地處川藏高原腹地,沿線高寒缺氧、地質復雜、凍土廣布的地區架設出一條“電力天路”,有力支撐了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州南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要以及增強了西南清潔能源并網消納能力。“一年多過去后,已累計向西藏昌都市送電8000多萬千瓦時。”王抒祥委員說,“作為親歷者,這項目不僅是民生工廠,也集中體現著中國科技的進步。”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科技科協界委員 創新驅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