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人大政協曬預算更顯監督自信
昨天,北京141個市級單位同日曬出2016年預算“賬本”,為歷年預算公開時間最早的一次。據悉,今年北京原則上實現了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全部公開部門預算。據新京報記者統計,141個“曬賬本”的市級部門中,包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工作部門52個以及其他部門。(《新京報》3月4日《市級部門曬預算 人大政協首列開支》)
北京此次曬預算行動中,不僅是歷年最早的一次,而且此次曬預算除涉密部門外,原則上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都全部公開部門預算,其中人大政協機關首次公開曬預算,這雖然從表面上看是曬預算公開范圍的一次數量意義的擴大,但背后確具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且更彰顯了人大、政協機關的監督自信。
按照慣例和個地方的通行做法,一般部門曬預算大都限于公共財政撥款單位中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對于人大、政協機關而言,大多沒有專題亮相或者一筆帶過。這種慣例蘊含著尊重民主政治、民主監督的政治意義,因為對于人大和政協機關的決策和協商行為而言,財政支持是天經地義,而且從尊重民主決策、支持人大視察、參政議政、鼓勵協商監督等的角度出發,是不能窠臼于預算的框框束縛的。因而,不管是從政治意義上,還是從實際操作上,對人大政協機關的財政預算都應該堅持適度從寬的原則,而且更應該體現優先供給的原則,這也是導致人大政協機關部門預算無法精確公開的原因之一。但此次北京市人大政協機關主動公開部門預算,這不僅體現了對《預算法》的尊重,以及對民意知情權、監督權的尊重,更彰顯出一種監督的勇氣和自信。
首先是接受監督的勇氣和自信。人大政協機關雖然是法定監督機關,但同樣更是接受監督的對象。不管是從人大、政協機關的政治角色上看,還是從人大政協的職能發揮上看,人大政協機關唯有主動接受監督,或者坦然接受監督,才能惠及民意,代表民聲,參政議政,發揮作用,推動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人大政協機關能主動曬預算,這必須建立在對《預算法》等的尊重遵循上,必須建立在對《預算法》的遵守執行上,更應該建立在節約量力開支的精準設計上,從這一點看,公開意味著堅守監督的自信,更因為這對法定職責和政治使命的更深刻的認識和踐行。如果我們的監督機關都能主動接受監督,那么這不僅僅是監督期待效應的最大可期待,更是一種依法接受監督的勇氣和自信。接受監督的勇氣和自信來自于坦然,這種行為不管是從民主整治建設角度,還是從還原監督作用和意義的角度,都值得肯定和稱贊。
其次,人大政協機關主動公開曬預算,更體現了監督這的自信。人大、政協作為依法監督和民主監督機關,監督別人是最大的政治責任體現。但監督行為對于監督者而言,最大的前提是帶頭履行法定職責,帶頭遵守法定義務。這樣監督別人才能理直氣壯并科學到位。監督部門預算、決算是每年人大政協機關的重要民主決策、參政議政職責之一,但如果人大政協機關自身預算不清,決算不明,又如何去監督別人?又焉能去監督到位?因此,人大政協機關主動曬預案算,體現了接受監督的自信和勇氣,同時更體現了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科學監督別人并監督到位的勇氣和自信,這對于監督而言,無意是最大的支撐和根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人大政協 曬預算 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