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農工黨黨員邢東田:讓城市居民參與生態扶貧
生態扶貧,并不是一個新近出現的詞匯。但近年來,生態扶貧更多用來指稱引導動員組織廣大城市消費者,以購買生態產品的方式參加國家“脫貧攻堅工程”,以實現生態農業與扶貧工作雙贏的扶貧做法。
目前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如火如荼,其中不乏“造血”式的生態扶貧項目。但總體看,生態產品“叫好不叫座”,銷售不暢。新造出來的“血液”往往因“血管”不通而形成“血栓”。
事實上,并不是生態產品沒有需求。對于生態農業來說,銷售不暢的關鍵因素有兩個——價格過高和真假難辨。在“生產者想賣賣不出去,消費者想買卻不敢買”的情況下,生態農業包括生態扶貧項目生產,自然也就很難持續下去。
由此不難看出,生態扶貧項目,其瓶頸與難點不在農村在城市,不在生產在市場。我們的工作重心,應當作出戰略性調整,將突破口從生產轉向銷售。
“生態扶貧方案”是可行的一種辦法。在整合與盤活現有資源基礎上,將生態農業與脫貧攻堅工程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級黨政工團婦、民主黨派、行業協會與社會組織的作用,引導動員組織廣大城市消費者特別是黨政機關、國企事業單位職工,有條件的社區居民,與有條件的貧困地區生產者(家庭或合作社)自主建立幫扶關系,以購買生態產品的方式參與、支持國家脫貧攻堅工程。
這一方案如果能夠落實,不僅可以幫助貧困地區的生產者脫貧,同時對于重建城鄉互信,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水平,帶動綠色消費、品質消費,拉動內需等諸多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何落實,我們建議以以下步驟進行:
首先,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生產者、消費者及其他相關人士,借鑒社區支持農業與黨政事業單位對口扶貧工作經驗,制定標準,提出具體方案。第二,在社會上廣泛宣傳,介紹生態扶貧的內容和意義,爭取更多人的關注、支持、參與。第三,倡導、鼓勵、支持城市消費者與貧困地區生產者,相互走訪,加深了解,增進互信。
當然,生態扶貧也有其需要堅持的原則。
一是生態環保。生態扶貧項目與產品開發,要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扶貧開發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堅決反對以解困脫貧的名義破壞生態環境,切忌表面風光的“生態形象工程”。對于破壞環境的“高碳生態”、“偽生態”,必須叫停。不適于本地生態環境的項目與產品,一律不予提倡。
二是誠信為本。生產者與消費者都要以誠信為本。特別是生產者,必須公開其產品與安全相關的所有信息,包括生產條件(環境)與生產過程(方式)等,并向消費者保證這些信息的真實性,保證其產品質量安全可靠。
三是自主自愿。從認識水平與消費水平的實際情況考慮,可先從黨政機關、國企事業單位職工,有條件的社區居民開始,動員、引導他們與貧困地區生產者自主結合。需要特別強調,政府的任務是提供政策制度保證,決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攤派,不宜制定時間表,也不能完全按照政府的標準確定幫扶對象與項目品種。
四是因地制宜。生態扶貧并不是扶貧工作的全部,只能在適宜的地區與人群中開展。即便是有條件,也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制定適合當地的生態扶貧方案,確定扶貧對象與項目。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個模式。不具備條件者,不可盲目攀比跟風,切忌一哄而起。
(作者為農工黨黨員、中國社科院編審)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農工黨 城市居民 生態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