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祛除“腐敗亞文化”需找準“權力濫用”的源頭
2月28日,中紀委機關報刊文《“腐敗亞文化”就在身邊》,報道一些地方群眾辦事難,托關系、送禮成風問題。(02-28 來源: 澎湃新聞網)
文章說,在“腐敗亞文化”流毒的影響下,似乎求醫、求學、求職都得“求人”,辦企業、上項目、買房子都需要“找關系”,“章子不如條子,條子不如面子”,“有關系走遍天下,沒關系寸步難行”……諸如此類的潛規則,看起來無影無蹤,卻又無處不在。其實,要祛除諸如此類的“腐敗亞文化”還需找準源頭!
“托人”、“找關系”、“開后門”,老百姓其實是深惡痛絕的,但有時又無可奈何,不得已而為之,不然就不好辦事,辦不成事。不“托人”、“找關系”、“開后門”者,四處碰壁,唯有向“托人”、“找關系”、“開后門”者學習,久而久之,這種不正之風逐漸盛行。因而“腐敗亞文化”的源頭不在老百姓這里。
“腐敗亞文化”的源頭,還是在“權力”的不受控制,在于“權力”的濫用。做個手術得找關系、塞個“紅包”給醫生,是因為醫生的“權力”沒有得到很好地管控;想調個好班級得送條好煙給校長,是因為校長的“權力”沒有得到管控;好不容易迎來改革紅利,辦個農村醫保、社會養老保險,申報個扶貧指標,還得把村干部伺候得吃好喝好,是應為村干部有確定能否享受保險待遇的“權力”;送錢兩天辦出戶口,不送等5個月……等等,這一切不都是與“權力”有關嗎?
因而,祛除“腐敗亞文化”歸根結底還是要規范權力的運行。要形成依制度用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運行機制。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權力只有在公開、透明和規范的環境下運行,才能防止權力行使過程中的隨意性,保證黨員和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選擇權、監督權。紀檢監察機關要抓好權力運行的程序化、公開化,切實把權力運行置于黨和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
當然,“腐敗亞文化”在人們思想中可謂根深蒂固,要祛除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隨著反腐工作的日益深入,黨風廉政建設效果的逐步顯現,隨著黨風政風官風民風的進一步好轉,“腐敗亞文化”當會漸漸消亡。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祛除“腐敗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