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社交媒體里表情包要慎用!美12歲女孩攤上官司
美國一名12歲女孩在社交媒體上使用“手槍”“小刀”等表情符號,被解讀為意圖威脅他人,可能面臨刑事指控。
這樁案件給美國法院判案帶來新的難題:在判斷是否存在威脅時,如何看待含有暴力信息的表情包?
社交媒體里的表情包要慎用
闖禍:意圖威脅?
人們在網(wǎng)絡聊天、電子郵件以及帖子里會使用各類表情包,例如笑臉、玫瑰、太陽,甚至菜刀、炸彈、閃電等。然而,美國一名12歲女孩卻因使用暴力表情符號,涉嫌威脅學校,可能面臨刑事指控。
美國《華盛頓郵報》27日報道,事情起因于2015年12月14日,美國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悉尼·拉尼爾中學一名行政人員發(fā)現(xiàn)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含有威脅信息的帖子,于是對校內(nèi)學生展開調(diào)查。最終,IP地址指向一名12歲女學生,該學生隨即承認冒用他人賬號發(fā)帖。
據(jù)了解,這名女學生在帖子里寫道,“星期二在圖書館見我”,并在后面附了手槍、小刀、炸彈三個表情符號。
這個女孩涉嫌威脅學校、計算機騷擾,2015年12月下旬首次在未成年人法庭出席聽證會。女孩母親聲稱,女孩在學校遭其他學生霸凌,才會發(fā)帖回應,“她是個好孩子,以前從沒惹過麻煩。我覺得她不應該受到指控”。
挑戰(zhàn):解讀各異
不少人質(zhì)疑,女孩使用手槍、小刀等表情包,是否等同于做出威脅?隨著表情包日益普及,大多數(shù)人是以開玩笑的輕松態(tài)度使用表情包,但如何判斷發(fā)帖者的真實意圖,給警方辦案和法庭審理帶來新的挑戰(zhàn)。
美國近年來涌現(xiàn)多起與表情包有關的案件,司法部門尚未就表情包是否可作為證據(jù)達成一致看法。
去年,紐約市17歲少年奧西里斯·阿里斯蒂被指控為發(fā)布恐怖威脅。阿里斯蒂先前在臉書社交網(wǎng)站發(fā)帖時提到“他要被打倒”等字樣,后面附了一個“警官”和3個“手槍”的表情符號。檢方認為這組表情顯示此人威脅襲警,但一個大陪審團最終裁定不起訴阿里斯蒂。
一些專家分析,表情符號并未設定明確含義,每個人的用法都可能不同,在不同情境下的含義也可能不同。
在另一樁案件中,賓夕法尼亞州男子安東尼·埃洛尼在臉書網(wǎng)站發(fā)布了含有殺妻字樣的歌詞,去年被控威脅妻子罪名成立。埃洛尼不服上訴,辯稱他純屬開玩笑。法院最終認可了埃洛尼的辯詞,推翻了先前判決。
編輯:陳佳
關鍵詞:社交媒體里 表情包要慎用 美12歲女孩 攤上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