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1930年北大挽留蔡元培始末:曾組建"挽蔡"工作組
蔡元培第一次出任北大校長,為1916年12月至1927年7月,任期近11年之久;第二次出任北大校長,則為1929年9月至1930年12月,任期則只有1年多一點的時間。據考,蔡兩次出任北大校長期間,曾有七次請辭之舉,由于深受學生教員的愛戴,屢辭屢挽,曾發生過多次北大師生的公開請愿活動。
其中,1927年7月,張作霖進駐北京之后,曾取消北大稱號,改稱為京師大學校,蔡元培的校長名義才被取消。這是蔡第一次出任北大校長的終結;“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日軍炸死之后,蔡第二次出任北大校長。但這次蔡只是在“恢復北大”之際,做的“遙領”校長而已,實際參與校務管理的乃是代理校長陳大齊等。所謂“遙領”,即不參與北大具體管理工作,只是做“恢復北大”時期廣大師生的“精神領袖”而已。“東北易幟”之后,南京國民政府已在名義上統一東北地區,北平的教育界也正在逐漸恢復重組,“恢復北大”工作也已漸入正軌。在這種情勢下,蔡于1930年9月13日正式向教育部當局提出辭去北大校長一職。
蔡元培向當局提出辭職的消息傳來,北大師生依然竭力挽留。雖然蔡在“遙領”北大期間,本人甚至都不在北平(居于上海),但北大師生依然將其視為“精神領袖”而愛戴有加;此刻,即使這樣的“遙領”校長要辭職而去,他們仍是極不情愿的。為此,北大師生想盡一切辦法“挽蔡”,甚至為之組建“挽蔡”工作組。其中,作為新文化運動健將之一的劉復(1891—1934,號半農),曾代表北大方面奔赴南京、上海兩地,全力開展“挽蔡”工作。雖最終勞而無功,蔡仍堅辭而去,但這次“挽蔡”工作的一些細節,以及劉在“挽蔡”之后回到北大所做的公開報告,無疑仍是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史料。
北京大學挽蔡問題,教授會方面,表示熱烈之決心,該會南下挽蔡代表劉復,日前返平。昨日在紀念周時,報告接洽經過,學會會方面,亦積極作挽蔡運動。茲將劉復報告及學生會委員談話,分志如左:
劉復報告
謂余南下挽蔡,晤蔡先生二次。初抵滬,即訪蔡先生,聲述來意,要求二點:(一)請蔡先生返校主持校政,(二)如不能返平,可否為名譽校長。蔡先生答云:表示個人愿努力繼續為北大謀發展,但事實上甚感困難……余向蔡先生辭別后,即赴京,訪教育部蔣部長(夢麟)聲述來意后,蔣表示二點:(一)大學校長不得兼職,係立法院規定,(二)蔡先生尚未允返北大,最好征求蔡先生之同意……
——1930年11月18日,《世界日報》第六版“教育界”
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辭職時,是指定了北大校長人選的。他囑托當時的代理校長陳大齊來做新一任的北大校長,劉信中提到的“百年”即是指陳大齊。陳大齊(1886—1983),字百年,浙江海鹽人。他是中國早期著名的心理學家,曾任浙江高等學校校長,北京大學教授、系主任、代理校長。但陳大齊代理校長一職3個月后,并沒有繼任校長(也曾致電當局請辭);新一任北大校長正是劉復曾赴京拜謁的、時任教育部部長的蔣夢麟(任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編輯:陳佳
關鍵詞:1930年北大 挽留蔡元培始末 曾組建"挽蔡"工作組